“小区环境真的是越来越好了,垃圾分类桶、停车位、空中线缆等配套设施也比以前更齐全、整洁。”“附近的农贸菜市场,你现在进去看看,别提多干净了。”在八公山区新庄孜街道,谈起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带来的变化,辖区居民纷纷赞不绝口。一直以来,新庄孜街道聚焦居民“急难愁盼”问题,为民而创,利民而建,不断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高生活水平,增强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积极维修管道,为民排解忧愁
“这下好了,终于不漏水了,谢谢你们!”家住科林新村小区的居民开心地说,困扰他们许久的主水管道漏水问题在新庄孜街道和社区的帮助下,得到了彻底解决。科林新村小区主水管不知从何时开始漏水,导致每月居民缴纳水费较高,后来多家住户向水务公司反映水费问题,但未得到妥善解决。居民又向社区反映,社区书记朱靖立即前往现场查看,并向街道上报,联系首创水务检查后发现是主水管道年久老化,漏水严重,以致32户居民家中产生高额水费。经过多次协商,最终水务公司重新为居民改造了水路、水表入户,居民自筹部分改造资金,街道筹集两万余元施工资金,经过多方共同努力,终于解决了漏水问题,居民们纷纷对街道和社区表示感谢。
推进适老化改造,老人生活更幸福
家住和平村B区老楼的陈师傅是一位肢体患有残疾的老人,由于生活困难,一直没有安装卫生间坐便扶手。“爱人身体不好,还得天天搀扶我上厕所,坐下去需要她扶,站起来也要喊她扶,很不方便。”陈师傅说,他向社区反映后,街道工作人员立即来到家中查看,商讨安装细节。考虑到陈师傅家庭特殊情况,街道向民政部门申请适老化改造,为其安装了残疾人坐便扶手、手扶车、助行器等,并在楼梯口增设了扶手。对此,陈师傅特别激动,他握着工作人员的手,连连表示感谢:“以后家里没人,我也可以自己上卫生间了,非常感谢你们为残疾人带来的便利!”
文明创建无止境,为民服务永“在线”。新庄孜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以为民办实事为己任,以提高居民生活舒适度为目标,把群众身边的烦心事、忧心事、揪心事变成暖心事、贴心事、舒心事,全力将文明城市创建办成人民群众满意的“幸福工程”。
(图片由新庄孜街道提供)
(记者 郑洁 通讯员 刘柳 朱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