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转作风 优环境 促发展 > 细致征迁服务温暖返沪“知青”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细致征迁服务温暖返沪“知青”
【字体: 】 发布时间:2022/10/9 10:17:02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真的太感谢了,不仅一次性帮我把征迁补偿款拿到了手,还让我一回来拿到了新房钥匙!”日前,来自上海的征迁户陈立新自发地为田家庵区姚家湾项目征迁指挥部国有第七小组工作人员送上了一面锦旗。

据了解,今年70岁的陈立新曾是淮南市塑料一厂的上海知青,1976年通过推荐来到了淮南,扎根在淮南24年,2000年才回到上海。当年来到淮南以后,单位给分了45.9平方米的职工福利房,这次旧城改造工作的开展,陈立新的这处房子在征迁范围,当国有七组工作人员一开始电话联系上陈立新的时候,他很高兴,但疫情阻隔等原因不能来淮办理有关手续,也使他陷入了烦恼中。对此,国有七组工作人员主动“服务前移”,一方面由专人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介绍征迁政策,解答相关疑惑,推介安置房源信息;另一方面主动对接相关厂区留守处,由留守处书记出面为征迁户办理相关手续,开辟“绿色通道”,仅一月时间就为陈立新办好了所有手续,在淮河新城五期安置了一套面积51.45平方米的公寓房,同时发放其各种征迁项目赔偿款共计8万余元。

“作为一名知青,当年为淮南这座城市奋斗20年,淮南就是我的‘第二故乡’。这次老房子征迁,工作人员的热情服务,又一次让我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温暖,这次回来也看到淮南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对淮南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再次回到淮南,陈立新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用心用情抓好征迁,做实做细群众工作,为每一位被征迁群众提供贴心服务,让征迁改造工作阳光、和谐、顺利推进。”田家庵区姚家湾项目征迁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同志表示。

(记者 李东华 通讯员 王濛 吴喆敏)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