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媒体看淮南 > 打井取水,科学救灾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协同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打井取水,科学救灾
【字体: 】 发布时间:2022/8/24 10:22:24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多亏了农技人员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保住了今年的水稻收成,为他们点赞!”8月19日,淮南市寿县隐贤镇牌坊村村民姚尚彬告诉记者。

记者在现场看到,新打的26口机井将清水送入稻田,隐贤镇农技推广站站长赵前品一边指导村民抗旱,一边和牌坊村党总支书记赵仁勇谋划着:“再打20口井,1.1万亩稻田都能过一遍水,旱情基本可以解除。”

面对持续高温,淮南市启动农业抗旱Ⅳ级应急响应,派出1个抗旱工作组和4个专家技术指导组,指导各地抓好抗旱保苗工作,并组织全市600余名农技专家深入一线,全面打响抗旱保苗攻坚战。

“这段时间,我们每天组织农技人员深入全乡16个村,协助指导做好抗旱工作,确保大旱之年秋粮不减产。”8月17日下午,在淮南市凤台县钱庙乡陈圩村电灌站,乡农技推广中心主任黄庆超对记者说。

因连日来歇人不歇机,该电灌站设备出现了一些故障。为尽快缓解旱情,钱庙乡农技站联系凤台县水利局器材库,调运50千瓦的抗旱机械助力陈圩村抗旱保苗。

“从8月12日起,我们深入县区了解灾情,提出应对措施,指导各地抓好抗旱保苗工作。”淮南市农技推广中心主任林玉明告诉记者,该中心分类指导、包联服务,确保秋粮不减产。

“入夏以来,高温少雨导致董峰湖农田降水量较同期偏少26%,我们迅速成立3个农技指导组,深入包保地块,合理调度水源,开挖2000多口机井全力抗旱保苗。”8月16日,在淮南毛集实验区毛集镇,农技人员董厚奎正在董峰湖田间地头开展抗旱减灾保丰收技术指导。他还及时发布《毛集农情》,通过镇村微信群、应急广播、公示栏等形式,向广大群众宣传玉米小斑病、大豆蚜虫病等病虫害防治,指导群众抗旱浇灌、科学防灾。

在淮南潘集区潘集镇潘集村的田间地头,农技人员鲍翀每天都在忙着指导抗旱。“哪怕天气再热,只要向鲍翀求助,他都会赶过来查看情况。”潘集村种植大户夏娟娟说。

记者了解到,截至8月19日,淮南市抗旱保苗267.3万亩,农作物旱情得到有效缓解。

(《安徽日报》8月23日11版报道)(安徽日报记者 柏 松 见习记者 张彩莉)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