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就像我们网格里的‘第二家长’一样,对网格里每家每户的情况都了如指掌,对居民的服务也是非常精准、暖心。”
记者在谢家集街道花园社区走访时了解到,居民赞不绝口的网格“第二家长”,就是花园社区第二网格专职网格员刘芳。
花园社区相关负责同志向记者介绍说:“在平时的工作中,刘芳谦虚细心、好学上进,她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文明劝导、拆除违搭乱建等创建志愿者活动,并积极入户走访,了解网格情况,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尤其是对困难群体,更是她关注的重点,为了让社区的困难群体得到应有的关怀,她在入户走访时记录下困难家庭的基本信息,并对辖区内的每家每户建立了详细的档案,里面涵盖了家庭的基本情况、联络电话及工作单位等内容。真正使‘小网格’托起了‘大民生’,进一步提高了服务效率。”
“有事就给我打电话,我电话24小时开机。”
黄士军是杨公镇杨郢村第一网格网格员,平时除了完成村里的工作,只要稍稍有空,他就走进村民家中,拿出手机打开“淮南e治理”软件,一边录入人口和房屋信息,一边唠唠家常,询问家里有什么困难需要解决,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了贴心关怀。特别是到一些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家庭走访时,黄士军更是事无巨细,从老人的身体健康到孩子的学习情况都会一一询问,走的时候还会把自己的电话号码主动留给他们,方便群众向他反映问题。除了平时上班期间,黄士军还利用周末的休息时间,挨家挨户上门走访,深夜回到家中时,他还要及时把白天统计的信息录入到软件系统中。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自2021年9月启动网格化管理服务数字赋能工作以来,谢家集区进一步创新基层管理模式,大力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服务机制走深、走实,通过开展网格化管理服务“改作风、提效能、见行动”专题活动,畅通服务网络,激活“网格+政府”资源,改进管理能力,提高工作效能,全区基本形成了“网格+网络”全面掌握实情、及时反映民情、迅速处置问题、有效化解矛盾的社区、村管理服务长效机制。
“网格员们尽职尽责,不辞辛苦地守护着社区和村庄的安宁,他们是新时代的平安守护者,也让我们的基层治理焕发出了新时代活力。”谢家集区综治中心负责同志告诉记者说:“下一步,我们将通过深化管理服务机制改革,借助大数据平台,形成基层管理服务合力,保障社会治理各环节能够闭环运行。健全基层治理体系,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对群众做到有问必答,有求必应,有应必成。”(记者 苏 强 通讯员 刘 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