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高新区扎实推进十项暖民心行动
“这次活动,给我们搭建了线上线下就业创业的平台,我向一家大数据服务公司递交了求职登记表,希望能够在家门口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今年7月底,在淮南高新区“就业暖民心 行动在高新”社区“三公里”就业圈送岗促就业活动中,辖区青年求职者刘义表示。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为。淮南高新区按照省、市要求,坚持长久立和当下干相统一,扎实推进十项暖民心行动,以实实在在的务实举措,办好人民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让百姓生活更美好。
就业是民生之本,事关群众生计。淮南高新区以建设社区“三公里”就业圈服务平台为抓手,促进社区内劳动者就近就地就业。建成弘湖社区就业服务平台,目前已达成就业意向124人;绿湾、泉山湖、安理3个社区平台在建。积极落实惠企政策,今年以来共发放各类就业补助资金156.05万元,推荐131户申请创业担保贷款共计2710万元,失业人员再就业率82.76%,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率100%。持续推进援企稳岗,以线上线下招聘为载体,提供岗位1500个,达成就业意向1300余人。
停车难、菜市场乱糟糟、看牙贵……这些都是群众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把这些事办实办好,才能让群众真切感受到改变、体会到温暖。围绕便民停车行动,淮南高新区今年增加停车位1322个,其中地上车位530个(含充电桩车位25个),地下车位792个。继续落实好城市停车场建设工作,严格落实项目配建停车泊位标准,积极推广智慧停车应用,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共停车场建设,到2025年新增公共停车泊位2000个以上。围绕文明菜市行动,新建成和悦街邻里中心、御香山菜市场;拓基广场、中电科八号院菜市场已移交,正抓好运营的前期工作;香樟苑六期菜市场、书香雅苑菜市场年底可交付使用。成立了市场管理公司,形成政府统一负责、市场化运作并存的管理模式,持续提升菜市场运营管理水平。围绕健康口腔行动,今年将通过省卫健委统一申报,招聘2名口腔专业技术人员,在各个社区配置专(兼)职口腔卫生保健宣传员,做好宣传教育。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生活品质的需求更高。淮南高新区持续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努力满足群众多样化、品质化、个性化需求。快乐健身有保障,完成E水系公园南片区、人民公园改造工程,启动E水系公园北片、周集坝公园东片区、万茂湖公园提升改造工程,开工建设汤洼大坝公园,通过增设健身路径、健身步道、篮球场、社会化足球场、多功能运动场、儿童游乐设施等体育设施,打造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徽菜名厨有行动,采取“技能+管理+创业”相互叠加的综合培训方式,举办淮南牛肉汤技艺培训班1期培训57人,提升淮南特色美食的知晓度、影响力。放心家政有温暖,登记注册家政服务企业3家,从业人员90人,举办包括健康照护师培训、保育员培训、家政技巧培训等多场次培训,累计培训从业人员350人次。
聚焦“一老一小”这个覆盖面广的大群体,淮南高新区持续发力,着力解决公办园“入园难”、“入托难”、老年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等问题。安心托幼有提升,淮南高新区现有幼儿园20所,在园幼儿总数4625人,2022年建成移交8所幼儿园,其中杜鹃路幼儿园和国宾府幼儿园今年秋季开园招生。新增2至3岁托位数381个,超额完成年度任务计划165个。2023年春季学期和秋季学期,将根据小区入住率全面开办其他7所已移交配套园。今年已建成普惠性托育1家,公立医院、家庭托育点各1家,社区托育及用人单位托育点筹办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中。老年助餐有举措,推行“餐饮企业+助餐”模式,目前绿湾社区食堂已投用,弘湖社区、南山院社区和泉山湖社区食堂即将投用,其他社区食堂正在加快建设。老有所学有去处,建成投用弘湖社区老年大学,组建老年学员志愿者队伍,组织2000余名老年人参与学习教育活动,动员征集老同志意见建议30余条,做到发挥余热、展示风采。(记者 李东华 通讯员 朱 波 王诗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