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举力推进项目建设 > 战高温斗酷暑 重点项目建设忙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战高温斗酷暑 重点项目建设忙
【字体: 】 发布时间:2022/8/5 16:01:11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市中医院迁址新建项目施工现场见闻

近日,市重点工程、市中医院迁址新建项目的建设者们,正全力推进工程地下室结构施工和发热门诊大楼建设,力促项目早日竣工。

8月2日下午,记者在市中医院迁址新建项目施工现场看到,3台塔吊左右旋转,将成捆的模板、钢筋和钢管等材料匀速吊起,放置于合适位置。运送器材的车辆往来穿梭,工人们忙碌不停。

“目前,地下室工地上,土方开挖及垫层、底板、顶板施工正同步进行,发热门诊大楼已建设至第二层。”项目负责人李玉龙告诉记者:“现场近300名建设者大多数都是淮南本地人,虽然天气炎热,但是大家干劲十足,都想着早点把医院建成。”

记者获悉,市中医院迁址新建项目总建筑面积62600平方米,共有三个单体,最大单体医疗综合楼建筑高度57.25米,地上12层;发热门诊共3层,建筑面积2757平方米;科研行政楼地上5层,建筑面积3927平方米。项目的地下停车场可停车312辆,地上可停车134辆。工程造价3.2亿余元,按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建设标准,设置床位501张。

“该项目合同工期900天,实际开工时间是今年3月24日,刚开工就遇到了疫情。”李玉龙告诉记者,工程建设过程中想方设法克服疫情影响,土方4月底开始外运,桩基(预制管桩)6月1日全部完成,第一块底板浇筑时间是6月30日。预计8月中旬发热门诊封顶,8月底住院楼地下结构施工完毕,10月底整个地下室封顶,今年年底主体结构全部封顶。

据介绍,为做好夏季高温天气安全生产工作,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中心严格落实省、市相关文件精神,开展了安全生产专项检查,细化各监理、施工单位应急预案,强化检查整改,切实增强安全生产底线意识。

“针对近期的高温天气,项目部采取了一些防暑降温措施。”李玉龙说:“工人作业时间,上午调整为五点到九点半,下午调整为四点到八点半,高温时间段禁止工人室外作业;对每个进场工人进行体检,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严禁进场施工作业;给每个工人发放防暑降温药品包括仁丹、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并在现场主出入口配置一定数量的药品,供工人随时领取;现场还设置了茶水亭,每天配备两大桶绿豆汤,免费供工友们饮用。”

在市中医院迁址新建项目施工现场,记者看见裸土都用防尘网进行了“全覆盖”,围墙上的智能喷淋系统也成为工地“标配”,同时还安排了洒水车和雾炮机“巡场”,可以随时开启“降尘模式”。

据悉,市中医院迁址新建项目建设已制定了明确的项目目标,即确保创成安徽省省级文明示范工地,确保创成省“黄山杯”优质工程。(记者 张昌涛)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