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积极实施项目建设,优化市场主体,大力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截至目前,全市投入运营养老机构181家,床位总数2.3万张,护理型床位数占比达53%,社会力量运营床位数占比达70%,所有养老机构均开通当地医院老人就医“绿色通道”。
我市通过政策扶持、资源整合、改造扩建、社会资金共建等方式,建设村级养老服务站74个、县(区)级特困供养服务设施15个,居家适老化改造409户、家庭养老床位改造68户。持续6年为低收入老人购买服务,惠及老人10万人次。将低收入养老服务补贴发放面由70周岁以上城市低保老人扩至65周岁以上城乡低保老人,覆盖面达86%。上半年累计为3.17万名老人发放低收入养老服务补贴816.5万元,为10.4万名老人发放高龄津贴1695万元。
我市还进一步优化为老企业营商环境,根据养老机构实际入住人数,按照收住对象轻、中、重度失能失智程度,每人每月分别发放不低于300元、400元和600元标准的运营补贴;对运营良好的养老服务“三级中心”,按照设施规模、服务人数、服务内容等予以每家3-5万元运营补贴,上年度共发放运营补贴1044万元。 (记者 贾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