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庵区老年大学淮化分校已落实改造建设计划;凤台县将政务中心北三楼划出2000平方米给老年大学使用;大通区计划将大三小校区升级改造为老年大学,重点打造洛河镇、上窑镇老年学校示范点;潘集区将老年大学改造建设纳入计划……
日前,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办举办的“暖民心行动”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我市日前出台了《“老有所学”行动方案》,坚持“公益性、普惠性、均等性、便利性”原则,加快推进建设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老年学校,大力丰富老年人文化生活,进一步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2021年,我市有老年人口65.17万人,占常住人口21.44%,比2020年增加0.46百分点,预计到2025年老年人口将突破70万人。随着人口深度老龄化,老年人多元化学习需求日趋旺盛,改善民生和社区治理需求日渐紧迫,我市老年教育供给能力不足问题、学习不便、质量不优等问题日益凸显。为解决这些问题,全力推进老有所学这一普惠面广、群众有感的民生实事,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市教体局牵头起草了《“老有所学”行动方案》。
“‘老有所学’行动有三个阶段目标任务,长期目标到2025年,全市县区、乡镇(街道)老年学校覆盖率达100%,70%以上的村(社区)建有老年教育学习点,全市老年学校新增学习人数15万人左右(其中,线下学习12万人左右),老年人参与学习教育活动的总数由2021年的6万人达到21万人左右(线下17万人左右),占长住老年人口总数的比例达到30%以上,覆盖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的四级老年教育体系服务网络基本建成。”市教体局有关负责同志介绍,今年以来,积极拓展淮南市老年开放大学建设,设置远程教学点10个,自编教材3本,远程教学课时81个,优质线上课程10门。各级老年学校新增学员约1.1万人左右(线下学习8000人左右),参与学习教育活动老年人达到5万人左右。同时,推进老年学校标准化示范建设,出台《淮南市老年学校(学习点)设置标准》,积极推进寿县、凤台县、田家庵区、谢家集区创建省级示范老年大学,进一步提升了基层老年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
据悉,为保障“老有所学”行动顺利实施,我市坚持多措并举、扩容增量,努力实现“学得了”的数量目标。立足社会现有各类存量资源,加大投入保障,通过改建、扩容、新设、网办等多种渠道拓展办学空间,建成四级老年学校,扩大学校资源供给。坚持丰富内涵、提质增效,确保达到“学得好”质量目标。加大在教师队伍、管理队伍、课程资源、教学资源、示范学校、老年智慧教育等方面的建设力度,开展老年教育示范校(基地)建设,培育一批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制度健全、办学水平高、社会效益好的老年教育机构,尽最大努力满足老年人多样化、便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让老年生活多姿多彩。(记者 李东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