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牢记总书记嘱托 多种粮种好粮 > 托管田里的致富梦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托管田里的致富梦
【字体: 】 发布时间:2022/7/21 10:25:25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哒哒哒”,农机技术人员熟练驾驶插秧机在田地里来回穿梭,驶过之处,一行行秧苗整整齐齐地挺立在泥土中,微风吹拂,秧苗随风起舞,田野大地,一片生机盎然。

悠悠万事,粮安天下。近日,记者来到毛集实验区焦岗湖镇穆台孜村种粮大户唐柱洋田间地头,他正和区农技专家徐从前讨论秧田除草、施肥、浇水等田间管理问题。

“这些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让我看到种粮人的希望,我就想在这广阔的田地里闯出一片天地,看到眼前这片绿油油的秧苗,就仿佛看到金灿灿稻田里一派丰收的景象。”唐柱洋激动地告诉记者。

近年来,毛集实验区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举措。区工委、管委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扎实推进土地托管服务工作,依托合作社,开展以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土地托管服务,做大做强村集体经济,突出抓好本地特色主导产业,特别强化产业布局、基础设施、龙头带动三个要素。聘请区、镇级专业技术员30人,对口帮扶种养殖大户150家,每月每人深入田间地头不少于5次,开展培训班一次。选聘村级技术员60人,划片区指导群众做好田间管理,推进统防统治。大力扶持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成立社区专业防控服务队43支,农业机械化服务专业组织52个,实施统一组织、统一方案、统一药剂、统一施药、统一防控即“五个统一”防控措施,全区统防统治面积达70%以上。实现了土地有效整合,提高了农业的产量和质量。通过规模化经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拓宽了农民增收路径,保障了“口粮绝对安全”,促进了土地增产、农民增收、产业增效,土地托管“托”出了乡村振兴的致富梦,推动农业农村大步向前发展。

唐柱洋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托管土地近2000亩,将一些有经验有技术的农民雇佣过来一起种田,不仅解决了小规模种地难问题,同时也带动当地农民就业增收。

“每年每亩租金800元,去除各项成本,合作社每年每亩净利润在600元。习近平总书记给种粮大户徐淙祥回信说,要让种粮农民有钱挣、得实惠,日子越过越好。看到这句话,我既激动又感动。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种粮人真挚的牵挂和关心,让我对种粮更有信心。”夏集镇尹余村种粮大户刘传虎告诉记者。

“我们村有一家一共有8亩土地,今年全部选择了托管,家人常年外出务工,父母年迈无力种地,以前委托亲戚朋友种,没有一点收入,自从实行土地托管,他每年仅土地一项就增收6400元,并且与村里签订了保底合同,现在他可以安心出门务工了。”焦岗湖镇万岗村种粮大户宋为果如是说。

土地托管在解决农户种田问题的同时,还有效整合零散耕地。像唐柱洋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这样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托管将原来零散、小规模的种植模式变成规模化经营,配备大型拖拉机、播种施肥一体机、无人机等农业机械导入农业生产,切实解决小农经济粗放的经营方式、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不断促进农业向高质量发展。

农技人员胡宗言告诉记者:“毛集实验区目前260亩以上种粮大户有30多户,每年农业部门都派驻一名技术指导员到每户家中,从育苗、施肥到打药,全程跟踪技术指导。每年开展种粮大户集中培训4次,及时解决种粮人的技术难题。”

毛集实验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粮食安全生产是保障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大计,积极推进‘小田并大田’,引导全区粮食生产经营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和绿色化发展。总结推广其他地区好的经验做法,整合全区耕地资源,强化分类指导,严格落实各项耕地保护制度,牢牢守住耕地面积、产量双红线,建立健全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确保各级各类涉农补贴、财政资金等及时到位,让种粮农民有钱挣、得实惠、日子越过越好,真正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记者 刘银昌 通讯员 付菊蝶)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