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暖民心 见行动 > 用一餐饭的温暖 换来老人们的幸福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协同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用一餐饭的温暖 换来老人们的幸福
【字体: 】 发布时间:2022/7/18 11:27:27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我市老年助餐服务新政发布会“看点”全揭晓

7月15日,市民政局“暖民心行动”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老年助餐服务在市政府举行,会上,淮南市民政、市场监管、财政、税务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对《淮南市老年助餐服务行动方案》进行详细解读,并回答记者提问。

据介绍,截至2021年底,我市60周岁以上老人65万人,占常住人口21.44%,高于全省比例(18.79%)2.6个百分点,预计“十四五”末我市老年人数将达到79.4万人。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空巢、独居、留守、失能、高龄等老年人的增多,老年人就餐问题成为群众关心的民生实事。实施老年助餐服务暖民心行动,通过建设老年食堂(老年助餐点)和提供就餐、送餐服务并给予一定的就餐补助,有利于增强全市老年人的幸福感、获得感。

老年助餐服务是老年人关心的“关键小事”,也是事关千家万户的民生实事。为贯彻落实省老年助餐服务行动方案,我市在组织老年人助餐需求调查的基础上,从现有的助餐供给能力和老年人实际需求两端进行深入了解并认真测算,制定印发了《淮南市老年助餐服务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重点依据省下达的任务指标明确了我市的目标任务,提出了4个方面18项工作措施,建立了4项扶持政策。

2022年,我市计划建成老年食堂(老年助餐点)任务数550个,其中建成城市老年食堂(老年助餐点)不少于279个、农村老年食堂(老年助餐点)不少于271个,城市社区老年助餐服务实现全覆盖。2023年,建成老年食堂(老年助餐点)171个,其中新增城市老年食堂(老年助餐点)不少于87个,新增农村老年食堂(老年助餐点)不少于84个。到2025年,全市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布局均衡、方便可及、多元主体参与的老年助餐服务网络,老年人助餐服务需求得到有效满足。

我市从合理布局老年助餐服务设施、扩大老年助餐服务供给、提升老年助餐服务质量、创新老年助餐服务配送等四个方面提出18项工作措施。其中,在“优化老年助餐服务布局”方面,提出综合考虑辖区老年人口规模、就餐需求、服务半径等因素,城市社区按照10分钟就餐服务圈合理布局,农村优先在留守空巢独居等老年人多、居住比较集中的行政村或自然村布点,就近解决老年人吃饭不便问题;在“扩大老年助餐服务供给”方面,立足我市实际,本着统筹资源、控制成本、避免浪费的原则,创新提出了“养老服务中心(站)+助餐”、“餐饮企业+助餐”、“物业服务+助餐”、“机关(事业)单位食堂+助餐”、“敬老院食堂+助餐”、“中央厨房+助餐”、“公益慈善+助餐”等7种老年助餐模式,力求形成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在“提升老年助餐服务质量”方面,明确了“依托社区(村)养老服务用房,切实发挥社区(村)养老服务站作用,拓展集中照护、助浴助洁、健康指导、文化娱乐等服务功能,带动老年助餐服务;在“创新老年助餐服务配送”方面,提出“物流网络+送餐”、“社会组织(志愿者)+送餐”、“移动餐车+送餐”、“疫情防控等特殊情况+送餐”等4种配送模式。同时建立了一次性建设补助、运营补助、老年人就餐补助、税费减免等4项扶持政策。

老年助餐服务是市委市政府组织实施的一项暖民心实事,是兼具公益性和市场性的系统工程。下一步,市民政局将把握好“点”与“面”、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阶段性任务和可持续性发展四方面关系,统筹下好老年助餐服务这一盘棋,用一餐饭的暖心温度换来老年人的幸福时光。(记者 孙鸿)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