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南邻里中心、御香山、南山村等一批新建菜市场近两年相继开门迎客,宽敞明亮、分区明了、设施智能快捷,受到了周边居民的交口称赞。
棋盘街、幸福雅园等老菜市场通过动“大手术”对硬件设施、公共卫生、市场管理进行改造提升,旧貌换新颜,经营有序了,环境改善了,菜品也更加安全了。
一日三餐,市井烟火。农贸市场里的熙熙攘攘,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餐桌。2016年以来我市利用省级商贸流通业发展专项资金、市级财政资金以及社会化资金的参与,通过“启用一批、新建一批、改造一批、清理一批”的方式,推进文明菜市建设和改造提升,部分菜市场脏乱差的顽症痼疾得到很大改观。
小小菜市场,情牵大民生。如何让菜市环境更整洁,努力打造“去得舒心、买得放心、吃得安心”的“三心菜市”,不仅是全社会的关心关注,更是广大市民的期盼关切。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暖民心行动工作部署推进会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市商务局会同相关部门,在扎实开展菜市改造升级三年行动计划的基础上,聚焦解决菜市不同程度存在的“臭烘烘、湿漉漉、黑乎乎、乱糟糟”问题,研究制定了《淮南市文明菜市行动实施方案》,提出3个阶段目标:一是2022年,完成40%的现有存量不达标菜市整治和改造提升,新建菜市按照文明菜市要求建设。二是2023年,全部完成现有存量不达标菜市整治和改造提升。三是2024-2025年,巩固整治和改造提升效果,全市所有菜市达到“干净卫生、清洁明亮、管理有序”的文明菜市要求,形成文明菜市建设和管理的长效机制。
《方案》明确,聚焦菜市“标准化、清洁化、规范化”,从“设施改造、环境改造、秩序改善”三个方面提出推进举措。改造硬件设施,通过完善通风设施、排水系统、服务设施,推动菜市标准化。提升卫生保洁,通过加强垃圾处理、清洗消杀、公厕保洁,推动菜市清洁化。突出秩序管理,通过规范功能区域、停车管理、经营行为,推动菜市规范化。
落到实处、见到实效,真正将“文明菜市”暖民心行动做到群众的心坎上、暖到百姓的心窝里。6月14日下午,市商务局组织召开全市“暖民心——文明菜市行动”暨菜市场文明创建工作推进现场(培训)会议。参会人员现场观摩学习高新区三和菜市场、邻里中心菜市场在建设和文明创建过程中形成的经营模式、管理办法。
7月8日开始,市商务局市场管理中心负责人率队赴毛集实验区、凤台县、寿县、大通区、田家庵区所属的2022年度需要整治和计划改造提升的菜市一线开展深入细致的调研、督导工作,为完成好“文明菜市”暖民心行动夯实基础。
小小的菜市场是城市最具“烟火气”的所在,提供着人们每日生活所需。据悉,我市还出台了相关支持政策。一方面承接省级资金支持,省统筹中央服务行业发展专项资金和省级商贸流通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城区未达标菜市完善硬件设施;达到标准的按照改造投资额的30%、最高可达30万元(新建的最高可达50万元)的标准给予奖补。另一方面市级设立专项资金用于菜市完善硬件设施的奖补。各县区(园区)也将出台相应支持政策,推动未达标菜市整治和改造提升。
“我们希望,菜市场改造升级后,买菜就像逛超市一样舒适。”市商务局市场管理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对31个城区菜市、72个乡镇菜市进行改造提升,不仅要带来菜市场环境的改善,也要让经营户的生意越来越好。(记者 周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