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转作风 优环境 促发展 > 坚持问题导向 增强服务意识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坚持问题导向 增强服务意识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字体: 】 发布时间:2022/5/13 10:41:52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三论贯彻落实全市转作风、优环境、促发展动员大会暨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精神

5月5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转作风、优环境、促发展动员大会暨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对进一步优化全市营商环境作出系统部署和安排。全市各县区各部门要坚持问题导向,抓重点、抓关键、抓牵一发动全身的指标,对照方案,逐一落实,补短板、强弱项,坚决打好优化营商环境翻身仗。

多措并举提高服务效率。淮南营商环境不优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一个“慢”字,说到底还是效率太低。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创建一流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坚决压减一切不必要的审批、打掉一切不合理的门槛、简化一切来回跑的手续,以营商环境的全面优化推动经济建设的全面提速。特别要聚焦建筑许可、用水用气等落后指标,搞清楚障碍在哪,究竟是机制缺陷,还是人为拖延,抓紧打通“堵点”、补上“断点”,最大限度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取得实质性突破。

对标对表落实惠企政策。今年以来,从14部门出台43项政策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到国务院减轻企业负担部际联席会议进一步明确企业减负重点,再到各个地方版纾困举措,减税降费、金融支持到房租减免、平台佣金减免、暂时歇业备案等一系列为企业纾困政策密集出台,为相关市场主体解“燃眉之急”提供了有力支持。《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就建立统一市场制度规则、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经济循环关键堵点、促进商品要素资源畅通流动等方面出台了一揽子具体措施。中央、省、市各层面的政策支持力度前所未有,但惠企政策发挥作用关键在于落实落地,必须用足用好、吃干榨尽。要全面梳理整合各项惠企政策,进一步明确政策兑现条件、时限、流程,加快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措施,加快兑现各类奖补和扶持资金,把该减的减下来,该退的退到位。

真心真情为企排忧解难。群众和市场主体最反感的是反映问题后,党委、政府不闻不问、不理不睬。要围绕安徽创优营商环境为企服务平台录入问题,突出抓好企业诉求办理,对长期未办结的要加强跟踪督办,对因不担当、不作为导致问题迟迟没有解决、影响全市成绩的,要通过通报、约谈、组织处理等方式严肃追责问责。同时,要抓好“新春访万企、助力解难题”活动收集问题和《创建一流营商环境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任务清单》的办理解决,紧盯不放、对账销号,确保改一项成一项,对进度落后的任务,尽快补上“作业”。

千方百计提高市场主体满意度。提升市场主体满意度,一靠实打实解决问题,二靠心贴心沟通交流。要在抓好企业反映问题解决的同时,把企业视角作为第一视角,充分发挥驻企干部作用,常态化加强与市场主体的对接沟通,多一些贴心服务,多一份暖心支持,让他们感受到党委、政府的温暖,即使个别复杂问题处理没有达到预期,也同样能够得到理解支持,也不会有那么多的不好反映。要按照《关于开展市场主体满意度测评实施方案》要求,定期组织开展测评,找准问题症结,及时通报反馈,督促有关单位抓好整改落实,坚决扭转满意度不高的局面。要积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坦荡真诚同企业家接触交往,积极作为、靠前服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真心实意支持企业发展,做到亲而有度、清而有为。

问题所在就是努力方向。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一个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也是一个城市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我们要真正看清问题所在,找准症结所在,扑下身子,将心比心,尽快摆脱、坚决扭转营商环境落后被动局面,奋力在今年第二季度赢得淮南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好评。(评论员)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