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疫情突袭淮南,迟滞了计划的旅程、延缓了生活的节奏、平添了家人的担忧。抗击疫情,是全民之战,也是护城之战;是防御之战,更是冲锋之战。淮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闻令而动、尽锐出战,当先锋、打头阵、守阵地,决战决胜这场疫情歼灭战。
当先锋:不讲条件 不辞辛苦 不求回报
疫情防控工作纷繁复杂,社区防疫是关键,工作有多细,防控网就能织多密。淮南两级法院全面落实“快、严、实”三字要求,主动包保10个小区防控任务。
“明天我有空!”“明天让我来!”……一声声请缨出现在各个社区防疫工作群中,淮南中院第五党支部的王静松是所在社区第一个报名的党员志愿者。清晨六时,王静松就来到社区防控点执勤,先是和社区工作人员拿着大喇叭,提醒各楼栋居民下楼排队检测,后又变身协助核酸检测扫码等工作的“大白”。午后,下起了雨,王静松冒雨维持秩序……下午3时许,直到最后一位居民做完核酸采样,王静松才吃午饭。即使十分疲惫,他仍和社区工作人员说,明天还要来!
寿县人民法院干警洪训阳、郭莹是一对夫妻,也是首批下沉到社区卡点的志愿者。入户走访时,他们是“敲门人”;信息录入时,他们是“操作员”;值班站岗时,他们是“守门人”;为居民送物资时,他们是“外卖员”。
疫情以来,身处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的法院党员,主动亮明身份,服从社区安排,化身一面面战疫旗帜,据统计,先后有1897人次法院干警下沉社区,支援一线疫情防控。
守阵地:“指尖”立案 “云端”办案“智慧”执行
疫情防控不能松,审判执行不能停。得益于近年来智慧法院的建设成果,面对本轮疫情,淮南市两级法院相继发布在线诉讼服务通告,全面推广在线立案、缴费、调解、证据交换、庭审、电子送达,全力保障了疫情防控期间诉讼服务活动正常运转。
4月7日晚20时,经过一天的安装调试,淮南中院配备增加了3个互联网法庭。如此,市中院3个民事审判庭、行政庭、立案庭都有了专门的互联网审判法庭,满足了云审判的需求。面对刑事案件的特殊要求,淮南中院在遵守法定程序并兼顾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制定方案,协调联系看守所,设置专门视频提审室,相关材料网上送达,汇多方合力确保防控审判两不误。为做好保障,淮南中院信息办工作人员轮流值班,保证每日一个保障小组全体值守,全力护航云上审判顺利运行。
“感谢你们在这个非常时期还在办理案件,让我们足不出户就化解了纠纷。”4月1日,田家庵区人民法院泉山法庭法官通过网络审判的方式,一上午时间办结医疗损害责任纠纷、不当得利纠纷两起案件。整个审判流程平稳,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正义不会停歇,执法亦有温情。4月5日,大通区人民法院用警车全程护送两名被告人至高速路口。“谢谢法院人的关怀,在疫情防控期间护送我们回家,我们回去一定好好隔离。”疫情形势严峻、高速路口封闭管控,两名被告人分别居住在合肥和宿州。为尽可能避免潜在危险,在与被告人家属联系后,大通区人民法院安排干警将两人从看守所接出来送至淮南东高速卡口。
同心行:传送力量 传递温暖 传承精神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感谢你们的无私援助,向你们致以诚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4月9日,一封感谢信在凤台县法院干警的朋友圈刷屏。
本次疫情,凤台县人民法院全员坚守岗位没有回家,防疫和生活物资出现了紧缺状况。全市法院紧急驰援、共克时艰。4月5日上午,八公山区人民法院主动联系凤台县法院,捐赠了防疫、生活物资。4月6日下午,淮南市中级人民法院会同市工商联,向凤台县法院捐赠抗疫物资。
隔离的是疫情,守候的是温情。市中院驻凤台县杨村镇前圩村工作队的三位干警,从疫情刚暴发就坚守在村中,主动上门为孤寡老人、独居老人、残障和病患人士提供日常照护,并帮助留守儿童进行课业辅导。
当前,法院人的朋友圈、聊天群、留言板充满着“赞叹党员坚守”“相信春暖花开”“有你,必将胜利”等语句。这背后,是大家始终相信那些身处各个岗位,共战疫、心如炬、志如磐、惟民安的法院人。(记者 张静 通讯员 方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