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首页 > 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 战疫保农两不误 不负春光勤耕耘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战疫保农两不误 不负春光勤耕耘
【字体: 】 发布时间:2022/4/21 9:36:27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当前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期。田家庵区史院乡在落实落细各项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积极抢抓农时,稳步推进春耕生产、小麦赤霉病防治和农产品销售等各项工作,确保疫情防控与农业生产“两手抓、两不误。”

开辟绿色通道,打通农产品销售、农资供应等堵点

疫情发生后,我市全面强化疫情防控管控措施,实施小区封闭管理、道路临时交通管制,车辆人员出行受阻。史院乡党委、政府主动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的基础上,帮助草莓收购商、农资经营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及时办理安徽省重点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畅通农产品销售和农资服务进入渠道,打通疫情防控下农产品销售、农资供应、农民下田等堵点,千方百计为农户寻找草莓销路,想方设法保障化肥、农药、饲料等农资供给,确保农民有渠道可销、有农资可用,切实保障群众生产需要,为春耕备耕工作提供坚实保障。同时,史院乡政府联合市场监管部门每日深入各农资经营店、草莓收购点进行明察暗访,确保疫情期间农产品收购、农资经销市场价格平稳有序。

史院乡草莓鲜嫩多汁、馥郁芳香,是畅销全国的特色农产品,进入3月底采摘旺季以来,日产采摘量达12万斤以上。受疫情影响,交通管控,草莓外销不畅,一度造成草莓滞销。为解燃“莓”之急,史院乡积极联系区农业农村水利局,主动对接市总工会发出倡议,号召全市各级工会组织、广大企业职工行动起来,积极采购草莓,帮助农户畅通销路。连日来,全市各级工会纷纷行动。田家庵区工会组织各乡镇街道、区直各部门、区属各单位采购3000余箱;淮南阳光新康医院采购800箱、东方医院集团采购800箱、大唐洛河电厂采购500箱……短短几天时间,全市200家企事业单位订购草莓6000余箱,上演了一场草莓认购“爱心接力赛”。在史院乡的大力推介下,草莓酱、草莓汁等草莓深加工企业也将目光投向史院优质草莓,洽谈合作订购事宜。

积极抢抓农时,做好春耕备耕和小麦赤霉病防治

疫情发生后,史院乡安排各村组织网格员深入村组、走进田间地头,宣传如何科学防控、怎样科学生产。积极组织科技特派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开展春季田间管理、小麦赤霉病防治等农业技术服务,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引导群众分散进行田间管理作业,力求做到防疫春耕“两不误”。

当前正值小麦赤霉病防控“窗口期”,史院乡强化宣传工作力度,印发赤霉病等小麦重大病虫害防控一封信,并通过广播、微信、短信等方式,提高信息宣传到位率。在小麦赤霉病防治关键时期,组建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督导组,赴各村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指导农民科学防控,推动防控技术落实。同时,乡农业服务部门进一步加强小麦赤霉病发生动态监测,第一时间转发小麦赤霉病发生趋势短期预报、防治技术要点、防治信息和天气信息,印发《2022年史院乡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方案》,组织开展技术指导与培训,提高广大种植户的防治意识和防治能力,引导选择高效低风险农药和现代高效植保机械开展科学防控,减轻危害损失,确保小麦赤霉病绿色防控效果和粮食安全。截至目前,史院乡累计调动高效植保机械10余台套,使用高效对路药剂100%,全乡统防统治面积0.63万亩,占需防治面积71%,大大地提高了防治效果,夯实了丰收的基础。(记者 朱庆磊)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