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上午,大通区上窑镇第二轮核酸检测采样工作全面展开,在各村(社区)采样点,记者看到区镇机关干部、村“两委”成员和志愿者积极引导群众保持1米安全距离,有序接受核酸检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坚决阻断病毒传播链条。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本轮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上窑镇始终坚持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来抓,坚持党建引领,带动群众参与,奏响疫情防控“大合唱”,全力打好这场硬仗。
强化党建引领,筑牢“红色防线”。该镇成立疫情防控指挥部和工作领导小组,坚持党建引领,第一时间召开疫情防控紧急调度会,向各党支部传达疫情防控要求,在G206国道淮蚌交界处设立核酸检测点1个,设立党员先锋岗17个,成立党员先锋队和村巡逻队12个,由各党支部书记负责,动员辖区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志愿者等240余人投身防控一线,机关40余名党员干部全部下沉一线开展防控工作,筑起坚固的“红色防线”。
压紧压实责任,夯实“责任田”。该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带头吃住在镇值班值守,带领镇村干部、党员、团员、企业职工及志愿者成立疫情防控组,命令下达后通宵加班完成上级布置任务,制作疫苗检测花名册,精心排查回村人员,对出入车辆、人员进行排查管控,排除安全隐患。利用各网格员加强对重点地区往返人员排查,紧盯凤台、上海等重点区域返淮人员,建立工作台账,开展医学观察,定期核酸检测,宣传防控知识,做好日常管护。加强对辖区重点区域的日常消杀,使用密封运输车辆采取白天清运、夜间收集的模式,对隔离户日常生活垃圾进行专业化处理。
落细防控举措,编织“防护网”。根据区域核酸检测工作应急预案于4小时内完成16个采样点建设,在各村、社区、企业出入口设置24小时检查点,累计检查车辆1000余辆2800余人次,排查辖区中高风险地区返淮人员,根据情况进行管控或隔离。关闭辖区网吧、棋牌室等人员密集场所,对超市、商店等重点场所严格落实测温、二码联查、戴口罩防控措施,倡导“红事缓办、白事简办”,简办白事8起。紧盯辖区12家规模以上企业及物流园区,严格落实好防控措施,规范人员“两点一线”管理,每天不断开展上窑工业集聚区卫生清洁和消杀作业,切断传播途径。
坚持人民至上,全力“保民生”。 该镇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组织辖区群众开展两轮全员核酸检测,确保辖区群众的健康安全。积极筹措食品、药物等,由村干部送到居家隔离群众手中,加大对辖区低保户、五保户、重点关注对象等困难群众的关怀力度,及时为他们送去日常生活物资。将各企业、单位及爱心人士捐赠的防疫物资、日常生活用品及时发放至各村、社区,助力疫情防控。坚持多渠道争取货源,及时储备发放防疫口罩、消毒液等基本防疫物资,累计发放防疫口罩近20000个、消毒酒精近600瓶、帐篷近100顶,全部用于基层疫情防控工作。同时,各村、社区利用村广播、微信群、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先后下发《致辖区居民的一封信》《上窑镇关于辖区返淮人员主动报备的公告》,悬挂标语横幅110余条,每天通过村广播、村微信群宣传疫情防控相关知识,引导群众不外出、不聚集、戴口罩,营造了“疫情防控、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记者 朱庆磊 通讯员 高乾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