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家集区新春经济建设见闻
生产车间里,伴随着机器设备的嗡鸣声,工人们正在各自的岗位上紧张有序地忙碌着。
“2021年度,我们公司成功取得了多个蓄电池和电源装置产品的防爆证和安标证,其中粉尘环境下特殊型防爆电源装置和超大型矿用电源装置均为全国唯一生产厂家,并已取得专利。”2月9日上午,记者来到淮南高新区智造园区走访,在淮南市通霸蓄电池有限公司组装车间,公司综合部负责人刘洪涛告诉记者:“为突破发展瓶颈,2020年,在谢家集区和园区管委会支持下,公司申报建设了淮南市通霸蓄电池有限公司超级铅炭扩建项目,建成达产后,年可实现营业收入10亿元,年均新增利税约3000万元,目前项目厂房主体建设已经完成,现在进入设备调试阶段。”
在淮南泰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公司相关负责人柴学良一边带着记者在车间参观,一边介绍说:“为了降本增效,今年我们公司的线材车间拟新增技改项目一个,精工车间拟新上一台300型电动摩擦冲床,省电节能。”
“2022年是我们美亚公司进军北交所上市的元年,我们争取用两年时间登上创新层,向上市的公众化公司迈进,实现高质量发展。”在美亚公司走访时,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说:“新的一年里,我们将应势而变,用政策来引领和支撑,借梯登高,借船出海,用更专业更本土更有吸引力的措施,吸纳社会资源,做好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保证存量、开拓增量。”
在智造园区的企业走访,记者亲身感受到了开局冲刺、提质增效的火热氛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作为谢家集区经济建设的“桥头堡”,淮南高新区智造园区紧紧围绕“全心服务,创一流营商环境;提质转型,建百亿产业园区”的发展目标和“区域经济发展龙头带动区、新型工业化辐射示范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承载区”的发展定位,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契机,以产业转型升级为着力点,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为突破口,坚持高质量发展,2021年园区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16亿元,产值23.8亿元,规上企业产值20.5亿元,营业收入23.2亿元,税收6750万元。截至目前,园区在建企业4家,规模以上企业35家,高新企业9家,战新企业12家,专精特新企业5家,外贸企业9家,亿元以上企业6家。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围绕现有3.15平方公里规划范围向东延伸扩园,为今后的三大产业预留1200亩土地空间,集中打造电子产业园、汽车产业园两个500亩产业集聚区和一个200亩电商物流集聚区。”智造园区负责同志向记者介绍说:“围绕补链、固链、强链总体思路,结合目前园区的产业结构现状与重点招商洽谈项目,我们将园区产业向新材料和矿用机械产业、汽车配套产业、电子产业、电商物流产业四个方向拓展,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吸引更多关联企业客商来园投资兴业。”
炼钢车间里,机车轰鸣,钢汁奔流,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让人精神振奋、干劲十足。
在宏泰钢铁公司走访时,公司负责人坦言:“为早日实现‘十四五’期间新型功能材料产业基地百亿产值目标,宏泰钢铁将启动扩建年产80万吨棒线材及型钢复合生产线项目,主要生产广泛应用于汽车、高铁、船舶、军工等高端制造领域功能材料。”
“过去一年,全区实现财政收入5.25亿元,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新型功能材料产业园宏泰钢铁实现产值37.6亿元,淮南西商农商城一期建成并开园运营,智造园区特码斯派克研发制造中心等6个重大项目竣工投产。”采访中,谢家集区相关负责同志告诉记者:“作为全区经济建设的‘重头戏’,谢家集区工业经济近年来突飞猛进,荣获了全省制造业发展增速‘十快区’称号,特码斯派克大型智能化装备研发制造中心、京铁瑞达高铁配件等32个工业项目建成投产,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5户。淮南高新区智造园区工业项目密集落地、产业集群加速形成,宏泰钢铁实现重组升级,以其为核心的新型功能材料产业基地初具规模,跻身全市五个百亿产业培育计划。”
放眼望去,集中连片的淮南西商农商城规模宏伟、气势非凡。
“紧靠淮南西高速出口,路临102省道,引江济淮工程码头近在咫尺,淮南西商农商城项目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先进的规划设计,科学的管理运营,丰富的品种业态,将使这里成为淮南乃至皖中北、全国农产品集散的善选之地,更是创业投资的理想佳地。”淮南西商农商城负责人信心满满。
“我们将深化与长三角地区对接合作,实施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行动计划,加快建成新型功能材料产业园、淮南高新智造园区和西商农商城‘三大百亿园区’。”谢家集区相关负责同志介绍,该区将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推动资源型老城区持续壮大实力、提升能级。在加快传统产业新型化上,认真落实新一轮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五年行动计划,开展大规模技术改造专项行动,促进钢铁、建材等传统产业向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发展,力争成为长三角重要的新型功能材料基地。在加快新兴产业集群化上,围绕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实施补链、强链、延链行动,大力开展“双招双引”,重点引进和培育三大新兴产业上下游关联企业,着力打造产业发展“新兴方阵”。在加快服务行业现代化上,聚焦文化旅游、电子商务、现代商贸、现代物流、健康养老等领域,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不断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在加快园区建设规模化上,坚持产业突出、板块联动、特点鲜明的原则,完善园区功能设施,加大项目招引力度,推动淮南高新区智造园区、新型功能材料产业基地、淮南农副产品物流园尽快实现百亿产值目标。(记者 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