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各部门积极应对低温降雪天气
从1月25日开始到春节期间,我市将迎来一次明显雨雪过程,持续时间长、过程雪量大且后期气温偏低,积冰不易消融。据气象部门预报:1月29日前我市持续雨雪天气,其中1月27日至28日降雪量较大,最大积雪深度可达5至10厘米,部分地区10至20厘米。1月30日至31日早晨最低温度降至零下8°C左右。为积极做好应对防范工作,最大限度降低恶劣天气可能带来的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便利及生命财产安全,市政府连夜召开会议,部署抗击雨雪天气各项任务。
按照市政府安排,各相关部门闻风而动,立即做好迎击低温降雪天气的准备。
市城乡建设局:开展应急处置演练和推演
该局组建了160人的除雪防冻应急队伍,安装调试5台融雪剂撒布机、4台装载机、3台雾炮车,储备了300吨环保型融雪剂,购置了铁锹、扫帚、防滑毯、编织袋等应急物资工具。制定应急预案,并开展应急处置演练和推演。明确了责任区域和工作分工,针对陈洞路立交、平圩淮河大桥、孔李淮河大桥以及城市主干道等重点部位,及时开展市政园林设施除雪防冻及应急处置工作;针对冰冻雨雪天气可能带来的风险隐患,加强水、气、热、污水处理相关管线巡查检查,全力做好民生保供工作。供水方面,投入500万元,实施外墙立管、水表池保温工作,尽可能减少极端天气对供水产生的影响。供热方面,煤炭储备2.5万吨,积极协调应急煤,全力保障供热。中燃公司也表示将保障供气;为防止雨雪天气带来的次生灾害,局班子成员分成5组,分赴各县督促做好建筑工地、城市路灯、大型树木、公园游园、城市排水等部位的安全隐患排查,并落实好防控措施,避免因大风、暴雪等极端天气引发安全事故。
市城管局:引导全社会力量加强应对防范
该局成立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对防范工作领导小组,调整完善《淮南市城管局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对防范工作应急预案》,组建党员先锋队、城管突击队、抢险应急队32支,全局系统3000余人24小时通讯畅通、随时待命,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调得快、用得上。开展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对防范宣传指导和社会动员,引导全社会力量加强应对防范,参与清理积雪冰冻。
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夜间值班员密切关注气象变化1次/2小时,发布预警信息,遇有下雪天气观察踏勘主次干道和人行道路面雪情1次/小时,依托智慧城管视频监控,巡视主干道路面和园林绿化积雪情况,第一时间报告雪情冻情灾情和突发事件信息,领导小组及时评估应对。
加强户外广告设施、环卫设施、市政设施园林苗木巡查维护监管,落实管护责任,检修加固或拆除破损锈蚀户外设施12处、清理枯死树木5棵,消除安全隐患。储备除(融)雪(冰)药剂132吨,组织铲车35台、铲雪车11台、滚雪车3台、装载机2台、撒布车1台,增购铁锹1380把、大扫帚3158把、手套500副。协调动员社会力量机具10台、人员50人参与,确保应对及时高效。
市交通运输局:拉网式全面排查风险
市交通运输局成立7个工作检查小组,对全市主要道路路段、桥梁、车站、码头等交通运输重点场所进行拉网式全面排查,预估风险程度,对206国道上窑段、九龙岗大桥段、合淮阜上跨大桥段、102省道新河桥及K18+900段、203省道东津渡大桥段、S102干线、寿凤路刘老碑、新窑河桥、上窑闸桥、九龙岗铁路高架特大桥、合淮阜高速上跨大桥,东津渡大桥、308省道李咀孜桥、凤台淮河大桥等16处陡坡和急转弯险段,12处危险桥梁做好除雪、除冰抛洒融雪剂准备。对71道渡口码头渡船、96艘渡船、14家港口企业和1489座公交站台安全性进行综合评定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到位,水、陆交通运输和施工工地都制定应对措施。
市运管、海事、公路、执法支队及相关运输企业成立12支由党团员、专业人员组成的475人应急突击队,做好救援和保障交通畅通准备工作;在主要险区设置了80余块提醒路牌和警示标识,公路和海事部门在主要桥梁和路段准备了1500余吨砂袋、石粉、融雪剂和30张防滑垫、200把雪铲以及消防、救生等物资器材,同时准备了大型除雪机械60台、22艘应急救援船艇和20辆指挥保障车等机械设备,确保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记者 张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