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在全市党史系统引发强烈反响
连日来,我市党史系统兴起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热潮,各战线、各岗位党员干部热学、热议全会精神,坚持守正创新,用心学进去、用情讲出来、用力做起来,自觉用全会精神指导工作实践,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切实把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转化为奋进新征程的强大动力。
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
“在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在党和人民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重大历史关头,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对推动全党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胜利,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通过中心组理论学习会、党支部学习会和室务会开展学习研讨。市委史志研究室主任孟沙表示,将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立足存史、资政、育人的基本职责,振奋精神,创新方式,务实工作,编纂党史三卷,加强党史宣传教育,开展地方工业发展、城市建设等方面的资料搜集、整理和研究,强化内部管理和队伍建设,持续做好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为淮南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世纪征程,千秋伟业,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市新四军研究会的老战士、老同志们认真学习全会精神,他们纷纷表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充分体现党牢记初心使命、永葆生机活力的坚强意志和坚定决心,充分体现党深刻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始终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和使命担当,充分体现党立足当下、着眼未来、注重总结和运用历史经验的高瞻远瞩和深谋远虑,他们将坚持把全会精神融汇弘扬新四军精神的全过程,持续挖掘新四军红色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让红色血脉在淮南赓续流传,为谱写新阶段现代化美好淮南建设新篇章,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淮南师范学院党史教育馆在“以史为鉴、资政育人”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近日来,我们一直在关注十九届六中全会,贯彻落实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是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有责任做好红色文化宣传,以史料传承精神。”淮南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杨正清告诉记者,淮南师范学院党史教育馆将进一步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重要作用,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讲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故事,着力引导党员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年学生,充分了解感受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历程与艰辛,深刻理解党的初心使命、伟大历程和辉煌成就,做到党史育人,红色基因植根心灵。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航船劈波斩浪、一往无前,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至关重要。
抚今追昔,鉴往知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征程中,作为一名党校教师,更要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从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践行初心使命,用延续、革新、发展中的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诠释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时代之问。”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丁昆表示,将充实教学专题,推进全会精神进课堂、进头脑,教育引导干部学员不断深化对全会精神的理解和认识,统一思想意志,汲取前进力量,切实增强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进程中,各级党校肩负着特殊历史使命和重要时代责任。市委党校八公山分校副校长张永斌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让我们更加深刻感受到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也让我们更加深切认识到党的教育工作者使命光荣、重任在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为党校老师,要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赓续红色基因,传承初心使命,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研究,营造学术氛围,激发科研热情,为党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记者 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