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 不忘百年奋斗路 接续赶考新时代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不忘百年奋斗路 接续赶考新时代
【字体: 】 发布时间:2021/11/17 9:37:19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在全市宣传系统引发强烈反响

连日来,我市宣传系统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认真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大家一致认为,全会是在重要历史关头召开的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要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进一步凝聚共识、抖擞精神、开拓奋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奋力实现既定目标,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不懈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新时代“赶考之路”上书写淮南篇章。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市委宣传部理论科科长承思表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是在我们党成立一百年的重要历史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决议》坚持正确党史观,提出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总结了“四个历史时期”的伟大成就,概括了“十个坚持”的历史经验,既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牢记初心使命的政治宣言,也是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的行动指南。作为宣传思想战线的工作人员,要以史为鉴、开创未来,要学在前、做在前,精心组织学习,广泛宣传宣讲,深化研究阐释,切实推动全会精神深入人心、落到实处。

一百年的栉风沐雨,中国共产党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鉴照历史、着眼现实,我们党将更加明晰前进的方向。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丁昆表示,党校作为干部培训、思想引领、理论建设的主阵地、主渠道,必须要在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上走在前、作表率。他将充分利用党校教学科研平台,组织学习研讨,在吃透全会精神上先学一步、学深一步,准确把握全会精神。同时,将全会精神迅速融入教学活动,推动全会精神进课堂、进教材、进机关、进基层,努力帮助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在深入理解全会精神的基础上,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掌握过硬本领。

无愧使命,勇毅前行!

“党的百年奋斗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充分检验,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充分贯彻,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充分彰显。”淮南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李雪梅说,党的百年奋斗意义重大,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深层逻辑和胜利密码。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一定要用好、用足、用活淮南的红色和绿色等各种资源,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让学生入脑入心,为美好淮南建设提供合格人才支撑。

全会强调,全党必须铭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常怀远虑、居安思危,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看了全会公报,市文旅局机关党委副书记王祥生心中激起万千涟漪。“我们要进一步将基层党建厚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让党建工作不断焕发新的生机,推进党的事业全面发展。要全面搭建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基层党建工作的平台和载体,不断激发新时代党建活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王祥生表示。

不负梦想,不懈奋斗!

看了全会相关新闻报道后,安徽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市中医院副院长王国俊激动不已。“生逢伟大时代,投身伟大事业,每一名中华儿女、每一名医务工作者都应该响应党中央‘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的号召,把个人的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伟业,顺应时代潮流,人生才有意义。”王国俊说,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自己仍将为卫生健康发展不懈奋斗。

百年风华正茂,奋斗正当其时。“我们党百年奋斗积累的宝贵历史经验,既有一以贯之的历史传承,也有守正创新的时代创造。”宣传系统的广大干部群众纷纷表示,全会为我们明确了前进方向,提振了谋事创业的信心。我们将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结合当前正在深入实施的“五大攻坚行动”,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破局”,以补齐“短板”锻造发展“长板”,以局部“量变”推动发展“质变”,锚定既定奋斗目标,埋头苦干、奋勇争先,真正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成效,奋力开创淮南发展新局面,为老工业城市重焕生机活力作出更大贡献。(记者 张静)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