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地考察、座谈交流、现场问答、解决问题,田家庵区政协在基层社区创新推开的政协委员工作室机制将政协委员的履职触角延伸到最基层,把协商平台搭建到百姓家门口,促进了政协委员“零距离”接触群众,实现了对话协商在基层、问题解决在基层。
“有了委员工作室,大家坐在一起共商共议,这烦心事终于能解决了。”10月27日,田家庵区东苑巷居民郑传丽的心里顺畅多了。郑传丽的烦心事来自于雨污分流施工带来的路面损坏,让大家出行不方便。为了让民生工程更暖心、更贴心,田家庵区政协组织政协委员、街道社区负责人、居民代表和施工方代表,在社区委员工作室里围坐一起,共同协商路面修复问题。大家共商共议、积极建言献策,施工方在表达歉意的同时,承诺加快施工进度,尽快高标准恢复破损路面。一场小巷里的“微协商”,理顺了情绪、化解了矛盾。
新形势下政协工作提质增效,需要委员唱“主角”,更需政协搭“舞台”。为进一步加强委员联系群众工作,去年5月,田家庵区政协建设成立了淮南市首家功能性政协委员工作室——安成经开区委员工作室,入驻有商务、人社、科技、金融、税务等系统的省、市、区三级政协委员共24人。截至目前,田家庵区政协已经建立了各类政协委员工作室6个,入驻省、市、区三级政协委员105人。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委员工作室已成为委员履职的平台、社情民意的驿站、学习交流的阵地、展示风采的窗口。
“感谢委员工作室牵头组织的这次论证活动,让我们少走弯路,为淮南牛肉汤由传统经营模式向现代餐饮经营模式转变指引了方向。”前不久,田家庵区政协安成经开区政协委员工作室组织政协委员、有关部门负责人,相关专家及部分牛肉汤企业代表,就淮南牛肉汤(田家庵)示范店建设管理进行综合论证,助力做响淮南牛肉汤品牌。会上,参会的企业负责人许志激动地表示。
安成经济开发区政协委员工作室始终把服务企业、助力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了解到疫情防控给企业经营带来影响后,委员们结合自身专长,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了政策宣传、咨询解读等工作。同时,深入20余家企业开展调研,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减税降费,解决企业融资、用工、用地、技术问题等方面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专题协商和民主监督活动,收集各类意见建议13条。只有企业“动起来”,经济才能“活起来”,委员们把了解和掌握的相关问题及建议,第一时间以社情民意信息、提案等形式及时报送区委、区政府,为领导科学民主决策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一些建议得到了采纳和落实。
洞山街道中兴社区政协委员工作室的委员们了解到辖区内桂苑村小区群众对老旧小区“三供一业”改造问题意见 强烈,存在违章搭建多,改造施工障碍多、阻力大的情况。社区委员工作室积极搭建协商平台,召集改造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物业公司和居民代表、社区负责人、政协委员六方面协商,就桂苑村小区“三供一业”改造的规划设计及施工听取各方意见建议。设计施工方充分听取采纳了居民和物业的对改造设计的意见,小区居民也通过协商主动支持小区的改造工作,有效理顺了情绪、化解了矛盾。会后,中兴社区政协委员工作室对协商后续工作持续跟踪问效,推进了桂苑村“三供一业”改造的顺利进行。
社区政协委员工作室真正把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协商送到社区,更加贴近群众、更接地气。这种群众提事、协商议事、研究定事、共同办事的新模式,释放了基层治理的新力量,激发了委员的履职热情。田家庵区政协负责同志表示:“委员们在建言资政、凝聚共识上双向发力,深入一线开展微协商、微监督,收集民情民意,服务企业群众,实现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搭建起连接党委政府和企业群众的‘连心桥’。”(记者 贾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