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大讨论见行动 > 打造助推高质量发展的“硬核工程”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打造助推高质量发展的“硬核工程”
【字体: 】 发布时间:2021/10/18 9:37:02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今年1至7月份,全市引进市外资金项目资金额395.67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59.95%;引进亿元以上省外项目资金额257.52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54.21%;工业招商项目实际形成固定资产投资额104.13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60.54%;新开工工业项目57个,总投资55.09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51.82%。

1-7月份,全市新开工招商项目72个,总投资107.65亿元,其中:工业项目57个,总投资55.09亿元。

“高质量发展,我们怎么干”大讨论活动开展以来,市招商服务中心牢固树立招商是第一要事理念,顺应当前招商新形势,不断转变思想观念,创新招商工作方式,将精力聚焦到双招双引上来,将要素汇聚到项目建设上来,把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作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决胜之举和“硬核工程”,进一步激发全市上下“双招双引”的活力。

“硬核工程”不动摇,强化举措结硕果

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的“第一动力”,市招商服务中心着眼于产业转型升级、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质量效益,加快形成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支撑点,全市招商引资工作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

项目对接明显加快。1-7月份,全市新洽谈招商项目310个,总投资1469.38亿元,其中:工业项目246个,总投资993.1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57%、67.83%、27.46%、39.8%。新签约招商项目163个,总投资403.48亿元,其中工业项目132个,总投资243.6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98%、31.88%、20%、13.07%。

工业招商取得成效。1-7月份,全市新洽谈、新签约、新开工项目中,工业项目数占比分别达79.35%、80.98%、79.19%,工业项目投资额占比均分别达67.59%、60.38%、51.18%,为我市规上工业企业培育奠定了基础。

产业集聚积极推进。围绕市委、市政府全力打造的“1+5”重点产业,着力引进一批产业层次高、集聚能力强、带动效应大、延伸配套好的支柱型项目。华大基因农业组学大数据中心、阿里巴巴云上数字经济产业园、淮南瞪羚贸易产业园、曲面显示屏玻璃生产项目等一批新一代信息技术大项目先后签约,赛玮锂电池电解液及配套溶剂项目、高分子新材料、工业防腐涂料等一批新材料项目正式签约。

区域合作取得进步。充分利用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机遇,积极承接产业转移,1-7月份,新签约长三角地区产业招商项目54个,新开工长三角地区产业招商项目29个,同比分别增长8%、7.4%,丰树新桥现代综合产业园、环保新材料产业园等一批大项目正式签约。

招才引智做乘法,创优服务引客来

招商引资对地方经济发展起的是“输血强身”的作用,招才引智起到的则是“造血强身”的功效,推进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相互融合,拓展招商渠道、创新招商方式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市招商服务中心不断探索优化招商方式,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资,构筑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

突出产业导向,强化链式招商。加强招商项目谋划。围绕主导产业发展现状、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突出产业链补链、延链和强链,精心策划储备重点招商项目61个,投资规模达1216.15亿元,编制《淮南市招商项目册》,主动向外宣传推介。突出产业招商。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生命健康、绿色食品等六大新兴产业,组建市新兴产业集聚地建设执行小组和六个新兴产业推进组,进一步梳理产业链龙头骨干企业、上下游企业和技术、产品、服务,针对性开展产业链招商,着力引进一批产业层次高、集聚能力强、带动效应大、延伸配套好的支柱型项目。

突出方式创新,激发招商合力。整合市直招商力量,实行市级领导“挂帅”、市直单位捆绑、统分结合的全员招商制度,新组建11个市招商团。县区(园区)分别组建驻沪苏浙招商组共33个,加大招引对接力度。1-7月份,共开展外出招商492次,对接企业1158家,洽谈项目549个。支持县区(园区)完善市场化招商激励政策,加强与深圳商用显示协会、深圳平板显示协会等行业协会及沪苏浙安徽商会的对接。加大以商招商力度,全力服务好来淮洽谈、在淮投资的企业,特别是央企、上市公司、知名民企等,充分利用其行业资源、客商资源,拓展招商渠道。

突出统筹协调,推动项目落地。强化项目对接跟进,建立健全重点招商项目市领导联系推进工作机制,对在谈及签约的44个重大产业类招商项目,提请市四大班子领导联系推进。建立健全招商引资项目信息上报分流机制,规范信息处置流程,提高信息利用效率,促进项目线索尽快转化为有效项目信息。建立健全项目洽谈、签约、开工动态管理台账,对全市在谈未签约、签约未开工、开工未建成项目进行梳理摸排,制定项目推进清单,建立清单调度机制,分阶段明确责任事项、时间节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通过清单调度推进落实,促进洽谈项目尽快签约、签约项目尽快开工。(记者 周莹莹)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