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首页 > 贯彻落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 > 必须把握好“三个关键”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必须把握好“三个关键”
【字体: 】 发布时间:2021/10/9 9:02:03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三论贯彻落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

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实现今后五年发展目标,必须把握好“三个关键”。

第一个关键,坚定立足新发展阶段。未来五年是我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阶段,也是淮南实现转型发展的决胜决战阶段,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既带来一系列新机遇,也带来一系列新挑战。处在这样重要的历史关口,如何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把新阶段现代化美好淮南建设好,需要我们以更加宽阔的视野和全局思维认真审视、全面认识我市发展的机遇、发展的优势。从外部环境看,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和淮河生态经济带、合肥都市圈、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等重大战略的纵深推进,为我市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从自身条件看,煤电资源富集,既可以形成完整的资源型产业集群,也可以为其他相关产业发展提供支撑;产业基础良好,拥有化工、医药、汽车等34个重要产业门类,有能力全方位承接产业溢出效应;发展空间巨大,拥有1个国家级开发区、1个国家级高新区和4个省级开发区,土地资源、空间优势明显。正是因为拥有这些机遇和优势,今后五年是淮南大有可为的机遇期,是淮南干事创业的突破期,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发展之变、发展之势,妥善应对各种挑战和矛盾,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促进事业大发展,重振老工业城市雄风。

第二个关键,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淮南作为典型的老工业城市,如何摆脱过度依赖、形成多元支撑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是淮南实现转型发展的实质和关键,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根本出路、唯一出路。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把创新作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第一动力,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把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作为前提基础,坚决破除资源依赖思维定势,牢牢把握转型发展的主题不动摇,把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作为重要支撑,把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作为主攻方向,全力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确保经济实现量的较快增长和质的较大提升,奋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第三个关键,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根据我国新发展阶段、新历史任务、新环境条件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淮南境内高铁、高速公路四通八达,航运资源优势突显,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既有基础、也有条件。我们要坚持把融入新发展格局同落实区域重大战略有机衔接起来,找准自己的“坐标”、扮好自己的“角色”,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务实合作和人文交流,不断拓展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坚定不移地推动合淮一体化发展,坚决打消城市虹吸效应的顾虑,增强互动发展、合作发展的意识,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平台建设、改革创新、民生改善等方面全方位加强对接、深化合作,大力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和经济社会循环,奋力推动淮南在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塑造发展新优势。

未来五年,是淮南实现新的更大发展关键时期。全市上下要从“两个大局”的宏阔视野认识和把握环境、形势的变化,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信心决心,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一以贯之、持续不懈地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奋力谱写新阶段现代化美好淮南建设新篇章。(本网评论员)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