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淮南历史文化撷英征文(第五季) > 淮南赞歌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协同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淮南赞歌
【字体: 】 发布时间:2021/9/28 9:01:59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淮南,纳天地灵气,扬皖地华光。

《史记·楚世家》记载:楚考烈王22年,“楚东徙,都寿春,名曰郢。”淮南而为中华楚文化的扎根地、沉淀区。她既神圣、又新奇,先后为蔡、楚、淮南国、袁术、南朝宋国都城,其古老文化灿烂辉煌、更影响深远。她是华夏能源新城、东部重镇。襟淮淝水带三湖,控八公山引寿凤。南北分疆,平原丘陵相接。山河之美,扼长淮之中流;历史悠久,增中华之美韵。

天地造化,大美淮南。乾坤震荡,积乌金之宝藏。淮水先民,渔猎此地。圣舜躬耕兴农,大禹治水安民。楚时淮南,舟楫如梭,商贾云集,万户繁华。楚商鄂君启,大车50辆,商队大船120艘。鄂君启以淮南为基地,往来于中原和长江中下游,商贸活跃、兴旺发达。楚时淮南,城池高,凤凰栖,铸造大鼎,礼乐雍熙。孙叔敖之芍陂,良田万顷;春申君礼宾客,三千髦英。楚考烈王元年,淮北12县为春申君食邑。昔日的淮南,为华夏六大商业都会之一。

淮南,福地汇精英,沃土育才俊。淮地传说,淮南有宝三件:《淮南子》、豆腐、紫金砚。王逸《招隐士序》说:“昔淮南王博雅好古,招致天下俊伟之士,自八公之徒羡慕其德而归其仁。”天下宾客术士,纷纷投入淮南王门庭,形成庞大文化团体,产生大批作品著作。《离骚传》是刘安为屈原作传的扛鼎大作。司马迁评价屈原作品,整段抄录刘安原话。《淮南子》,博大而有条贯,汉人著述中第一流,乃中华文化巅峰之作。后人评价《淮南子》为“牢笼天地,博极古今”。“洗釜煮黎祁”,黎祁,也是离奇,是豆腐最早之名。唐朝鉴真和尚,东渡日本,将“豆腐之法”传到海外,豆腐食品便在世界发展起来。豆腐起源于淮南而扎根东方,又辐射到世界的西方。豆腐文化已传遍世界,成为全人类的文化。台湾故宫博物院有一份明代寿州府进贡皇上的礼品单,单上位列第一的是寿春紫金砚。据考证,寿春紫金砚始于汉。史载,刘安编著《淮南子》,在一个秋天的夜晚,与侍仆漫步八公山道,其久郁于心的对“二十四节气”的认识,突现脑中,刘安急呼笔砚!奇迹发生了:一块紫石,月下闪烁荧光。刘安凝视:紫石聚露,凝汽为墨。《云林石谱》记载,从西汉开始,寿春紫金砚为文人骚客、王公官宦所珍藏。

惜乎近古之时,淮南跌入低谷。十代多兵,魏晋以降,攻城掠地,战火连绵。而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壮哉谢家子弟,仅以八万之军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谱写一曲淝水之战的淮南赞歌!

淮南,倚八公叠翠烟云缭缭;靠淮河涌浪水天茫茫。舜耕千岭,硖石百舸,碧霞元君乐淝水,茅仙三神喜丹井。八公锦绣山,淮水歌咏地,太白写华章,东坡唱荣光。舜耕山麓,俯瞰十万人家。八公淮王宫,众神升天现仙境;淮地公园闹中静,瓦埠湖畔传歌声。生态淮南,山水之乡。以人为本,造福万民。

古来王侯众多,后世大儒无数。寿春吕家,一门三相。清代诸孙,十位进士;仕宦上百,更显家鼐。两为帝师,倾向维新。创建京师学堂,谱写百年辉煌。近代人文,亦蔚可观,多艺张树侯,快笔高语罕,“北大”金克木,“师大”张涤华,学贯中西,博古通今。

淮南历史,朴厚漫长。煤都今日,紫气腾骧。楚风扑面,汉韵撩人,楚歌汉韵,袅袅于耳。愿你倾听这首歌、欣赏这支曲。这是首典雅优美古韵悠悠的淮南壮烈赞歌,是支热情奔放的激越中华大地的煤都交响曲。(刘文勇)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