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集实验区全力打造“淮河之畔一流小城市”
“区级领导班子深入一线,紧盯民生、环保、项目等开展走访调研14次;召开经济运行会7次;赴杭州、温州招商考察2次,赴滁州、巢湖交流学习2次,远学沪苏浙、近学合滁巢,晰区情、谋思路、强动能、促一体,着力打造‘淮河之畔一流小城市’、绿色发展样板区、文化旅游度假区和改革创新活力区的‘一城三区’。”日前,毛集实验区负责同志告诉记者。
“高质量发展,我们怎么干”大讨论活动开展以来,毛集实验区工委、管委高度重视,紧紧围绕“五破五立”“六比六看”“争创四个一流”,与党史学习教育相贯通,解放思想,把握时势,树立标杆,强化举措,高质量发展氛围日益浓厚、态势全面形成。
放眼全省,紧迫感扑面而来,“合肥速度”“滁州模式”,带来的不仅仅是思想震撼,更是发展考量,该区把“高质量发展,我们怎么干”大讨论活动作为解决区域发展不快、发展不足、发展不优等问题的重要举措,查摆产业结构不优、项目支撑不足、实体经济不强、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深度不够等制约全区高质量发展问题5个,细化整改任务7个。梳理精准落实宏观政策、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融入重大战略布局等发展重点,制定了招商引资、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等政策措施。
大讨论活动开展以来,该区经济指标加速攀升,上半年,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2.2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7.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4.3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5亿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49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25元。
发展动能加速集聚,新增谋划亿元以上省重点项目33个,审批、备案项目24个,重点调度推进项目40个。年初入选亿元以上省重点项目计划开工5个、竣工3个,现已开工3个、竣工2个。招商引资完成省外亿元11.6亿元、内资16.1亿元。入园企业已达124家,上半年实现产值6.19亿元,同比增长28.1%。
营商环境加速优化,上半年,累计开展“四送一服”走访活动28次,走访企业128家次,召开座谈会9次,帮助企业解决问题40件,兑现产业扶持奖励资金634.9万元。帮助康美鞋业、锦泰粮贸等25家企业融资7391万元。举办技能培训13期,培训人员623人,帮助34家企业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47场次,招聘员工787人,有效缓解企业招工难、用工难问题。
融入发展加速推进,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强与沪苏浙对接,完成与浙江省金华永康市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框架协议签订。与沪苏浙合作累计已建立合作事项9项,在谈合作事项16项。选拔2名年轻干部赴浙江省永康市跟班学习,选派区城投公司经理1名赴省投跟班学习。
工作作风加速转变,通过大讨论活动,使全区广大党员干部思想受到洗礼、作风全面提振。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大力倡导求真务实、马上就办的工作作风,上半年招引了智能暖通产业园等一批事关长远发展的重点项目,开工建设了首创自来水厂等一批事关群众福祉的民生工程,化解了房地产领域“难办证”等一批历史遗留问题。
该区负责同志表示,将把大讨论成果转化发展思路、举措和动力,推动大讨论成果落实到干事创业、争先进位上来。提高政治站位,解决高质量发展的“动力问题”;提高发展方位,解决高质量发展的“目标问题”;提高经济数位,解决高质量发展的“速度问题”;提高区域品位,解决高质量发展的“质量问题”;提高战略定位,解决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问题”,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这两个关键词,积极对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主动融入合肥都市圈,真正以强大的牵引带动作用引领毛集赶超发展。(记者 刘银昌 通讯员 徐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