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动高质量发展 > 为全市农业生产农民增收保驾护航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为全市农业生产农民增收保驾护航
【字体: 】 发布时间:2021/9/24 9:03:53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我市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综述

从试点摸索到全面推开及至现在的日趋完善,我市农业保险工作从2008年启动以来,经历13年曲线上升,未雨绸缪,为全市农业生产、农民增收保驾护航的初衷日益凸显。目前,全市开展的农业保险已经从最初的“能繁母猪”一项,覆盖至包括水稻、小麦、奶牛、育肥猪等二十几个品种。截至2020年末各级财政共投入财政补贴资金8.74亿元,累计赔付达8.8亿元,为农户提供风险保障金近207.73亿元。事实证明,我市农业保险的高质量发展,为我市农业分散风险,保证农民收益,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强化组织建设,实现联动保障

启动农业保险工作伊始,市政府就成立农业保险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成员单位各司其职,统一协调落实全市农业保险工作,推动保险经办机构市场化运作。全市72个乡镇、街道设立了三农保险服务站,870个行政村全部设立三农保险服务点,协保员达到1283余人,形成“网络连成片、服务面对面”的保险服务基本平台,建成覆盖全市的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实现投保便捷、赔付高效、农民叫好的农业保险服务运营良性循环。

市场化运作,提升保险服务质量

在选择保险机构的关键问题上,我市着力开拓创新,通过市场化运作,构建良性竞争格局,通过公开公平竞争引导经办机构加大投入,切实提高保险服务水平与质量。继2017年通过招投标确定两家保险经办机构承办农业保险工作,2020年我市又探索农业保险共保模式,将2020年以来我市新增的中央政策性育肥猪保险进行共保模式试点,共同承保2020年6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的育肥猪保险,共保体成员发挥各自优势,有效控制风险。2020年我市遭受特大洪涝灾害的关键时期,共保体成员积极行动,实现大灾风险分散,农户利益得到及时保障。2021年按照市场规则遴选政策性农业保险经办机构,我市具有经办资格的保险机构组成3家联合体,分别获得2021年至2023年种植业及林业、养殖业、地方特色农产品保险承保资格。我市保险市场布局得以进一步优化,保险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农业保险经营行为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提高,农业保险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积极主动作为,切实维护农户利益

投保的农户最关心的是一旦发生农业灾害,能否及时高效赔付?为此,我市积极关注和应对农业自然灾害情况,坚持月度督导制度,及时下发有关防汛救灾期间农业保险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指导全市灾害期的农业保险工作。2020年特大洪涝灾害期间,我市第一时间部署经办机构启动灾害应急预案,开通绿色通道,及时查勘定损,启动预赔机制。仅秋季作物向受灾农户支付赔付款1.61亿元,得到了受灾农户的一致点赞。

发挥助推作用,着力巩固脱贫攻坚

我市把积极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与加强农业保险扶贫信息统计同步进行,要求乡镇、村在承保清册及理赔清册中增加栏目,单独对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进行标注,关注贫困群体,减轻贫困农户负担。2018年,潘集区通过政府专项扶贫资金承担全区3980户次贫困户投保的2.03万亩大宗农作物种植保险自交保费,为投保的贫困户开通绿色通道,快速理赔,帮助贫困户灾后迅速恢复再生产。我市开发了新型农业保险扶贫产品,与已开展的农业保险产品进行整合,为贫困地区、贫困户提供风险保障。在贫困户很难通过自身实现产业脱贫的现实下,借助合作社等第三方力量,如将贫困户饲养的生猪集中到规模养殖场进行养殖,市财政以奖代补,养殖收益归贫困户,损失按规定赔付,保证农户基本利益。今年以来,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化解返贫风险,今年,在我市有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的县区开展“防贫保”综合保险试点工作,实现保险政策工具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有机结合,防范化解脱贫人口和农村低收入人口返贫致贫风险,惠及全市脱贫户和监测帮扶对象17.5万人。

狠抓特色保险,促进农民增收

为降低我市从事地方特色农业农户面对可能来临的自然灾害的风险,市财政实施以奖代补政策,对符合农业产业政策导向、农户投保意愿强烈的优势特色农产品、大棚蔬菜、经果林等种植业类保费补贴从2021年起由50%提高至60%以奖代补,畜禽、水产等养殖业类保费补贴由20%提高至30%以奖代补。截至2020年末,全市大棚蔬菜、淡水养殖等12项特色农产品保险保费收入9611万元,财政补贴资金7416万元,累计赔付达1.14亿元,为农户提供风险保障金19.36亿元,特色农产品保险补贴政策的提高,使更多的农户享受到了农业保险政策的红利。(记者 谢勇)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