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奋力开创法治政府建设新局面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协同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织密防止添加剂滥用安全网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奋力开创法治政府建设新局面
【字体: 】 发布时间:2021/9/10 9:20:44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张孝成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和战略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厉行法治,创造性提出了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习近平法治思想内涵丰富,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上,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集中体现为“十一个坚持”。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科学指南。

近年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基本完成《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确定的目标任务,政府系统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跻身全省首批四个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行列,为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好淮南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铸牢法治之魂,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之魂,是我国法治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法治最大的区别”。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十一个坚持”,第一条就是“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也是法治政府建设的“定海神针”。我们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在法治建设中的统领性、决定性地位,进一步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加快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坚持以《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为统领,深入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全面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智能高效、廉洁诚信、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奋力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紧紧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让法治成为一种自觉。

担当法治之责,聚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治政府建设是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要率先突破,用法治给行政权力定规矩、划界限,规范行政决策程序,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对标对表总书记要求,必须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认真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等职能;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加强行政决策执行和评估,不断提升行政决策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坚持用市场的逻辑谋事、资本的力量干事,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以高效能治理助推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谁拥有法治化营商环境,谁就拥有竞争优势,就能积蓄更多新动能。近年来,我们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摆在突出位置,常态化对标学习沪苏浙等发达地区,出台优化营商环境实施办法,实施创优营商环境提升行动,以法治思维统领政策制定执行全过程,着力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市场监管、政府采购、纳税、执行合同、保护中小投资者等营商环境评价指标成为全省标杆,信用优化营商环境(政务诚信)评估全省排名第2位,“四送一服”工作连续4年获得省考核优秀等次。

用好法治之器,着力破解改革发展难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更加重视法治、厉行法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坚持依法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实践证明,越是工作重要、事情紧急越要坚持依法行政。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第一时间学习《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在全省率先建立压实“四方责任”强化疫情防控工作机制,成立市政府疫情防控法律顾问团,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面对历史遗留问题,我们坚持事不避难、勇于担当,依法依规推动奥体中心、市文化艺术中心等一批长期停滞项目复工建成。我们深刻认识到法治和规则不是束缚,而是赋予我们开展工作的空间、武器、胆量和智慧。当前,淮南正处在负重爬坡、蓄力转型的关键期,高质量发展面临诸多困难挑战,必须把厉行法治作为治本之策,自觉按法规政策办事、按程序流程办事、按法律的主旨精神创新担当办事,以法治解难题、保稳定、促发展。

恪守法治之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必须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这些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属性,回答了法治建设为了谁、依靠谁的根本问题,体现了总书记真挚的为民情怀。建设法治政府,必须站稳人民立场,把法治为民作为价值追求,着力解决好法治领域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用法治保障高水平治理、高品质生活。在科学立法上,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的理念,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立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拓宽立法公众参与渠道,以良法促发展、保善治。我市全面清理政府规章入围2019年度安徽行政立法十大事件,行政立法工作受到司法部表彰。在严格执法上,牢牢把握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这一生命线,完善权责清晰、运转顺畅、保障有力、廉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机制,努力让群众在每一个执法行为中都能看到风清气正、从每一项执法决定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近年来,我们持续深化五大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全面推行“三项制度”,加快推进行政执法标准化建设,特别是聚焦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医疗卫生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违法犯罪问题,出重拳、下重手,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不断提升。在公正司法上,自觉接受司法监督,认真执行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目前,我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实现100%出庭应诉;打击非法采砂公益诉讼工作居全省前列。2020年,群众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满意率达98.52%,居全省第6位。在全民守法上,大力弘扬法治精神,高质量推进“八五”普法谋篇开局,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成立全省首家法治宣传志愿者协会,打造享誉江淮的“豆娃说法”品牌,深入开展民法典宣传“七进”活动,着力营造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良好环境,推动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