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记得你呀,以前你经常来给俺检查身体,现在又来给俺打疫苗,谢谢你啊。”日前,记者在谢家集区李郢孜镇春申养老院采访时看到,70岁的杨永桃老人正拉着医生尹伟的手,对尹伟上门为她注射疫苗表示感谢,老人的脸上挂满了幸福的笑容。
在养老院大厅,记者看到这里虽然是流动疫苗接种点,但是接种流程一道都不少,大厅里设置了登记区、接种区、留观区等,接种队的工作人员一边为老人测量血压,一边详细了解老人们的身体健康情况,并根据检查结果,对符合接种条件的老人录入信息、预检、接种。老人们纷纷竖起大拇指:“现在的政策真是越来越好了,打疫苗不仅不要钱,而且还服务到家门口,党和政府是诚心实意为我们老百姓办实事好事呀。”
现场组织群众接种疫苗的李郢孜医院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以来,我们医院组建了流动疫苗接种队,就是为了让我们医务工作者在接种一线‘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将疫苗接种点搬进养老机构,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免费疫苗接种服务。”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针对老年人行动不便的特殊情况,谢家集区开展为民办实事“送苗上门”活动,组织了两支流动疫苗接种队深入各养老机构及社区街道、村委,上门为行动不便的群众接种新冠疫苗,为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目前该区已完成了7家养老机构的疫苗接种任务。同时,为全力推进全民接种新冠疫苗,筑牢疫情防控防线,谢家集区还通过新闻媒体、“村村响”、谢家集发布、微信群、智医助理等多种渠道开展新冠疫苗接种宣传,印制了《致广大学生家长的倡议书》3万余份,采取“小手拉大手”的办法,动员学生家长积极接种疫苗,确保最大化利用宣传资源。
记者走访了谢家集区的部分新冠疫苗接种点,看到每个接种点都分设了候诊区、登记区、接种区、留观区、异常反应接诊区等区域,现场市民按规定间隔有序排队。
在新华医院接种点,谢家集第二中学的初二学生陈一鸣开心地告诉记者说:“看到学校发的通知,我可以打疫苗了,心里特别开心,第一时间就让妈妈带着我来到医院打疫苗,医生阿姨迅速地帮我们录好了信息,大概半个小时就打完了。”
市民赵全梅也告诉记者说:“今天我带着孩子来到医院一起接种疫苗,没有什么不良反应。”
市民王学军深有感触地说:“现在国家提供免费接种疫苗这样的好机会,我们只要身体条件允许的都要注射疫苗,这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为家庭、为社会负责。”
谢家集区相关负责同志向记者介绍,该区将疫苗接种工作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到村、社区开展疫苗接种宣传,增强群众接种的信心,提高群众接种的意识,并推行让群众少跑腿的上门接种服务,在安徽驿达八公山服务区增设了杨公镇疫苗接种服务点,方便未接种疫苗的乘客及时接种,开设了流动接种车,强化责任担当,明确专人专班,做好应接尽接工作,切实打通了疫苗接种“最后一公里”,有序高效推进了新冠疫苗接种工作。(通讯员 盛 静 记者 苏 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