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榜样 > 一心为民的“铁人书记”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协同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一心为民的“铁人书记”
【字体: 】 发布时间:2021/8/18 15:15:14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记全省优秀党务工作者、潘集区祁集镇许岗村党总支书记许克素

“中国好人”、全省最美巾帼脱贫攻坚人物、全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第六届淮南市道德模范——

虽然身患癌症,但她仍率先垂范,埋头苦干,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全村脱贫致富的重任。提起潘集区祁集镇许岗村党总支书记许克素,群众都竖起大拇指说:“许书记是真正一心为民的‘铁人书记’。”

过去,许岗村的老百姓常说这么一句顺口溜:许岗有三大难,一是走路难,顶着太阳路稀烂。二是灌溉难,守着大河年年旱。三是过河难,两道河来一条船。针对这一现状,许克素近年来想方设法争取项目22个,总投资894.37万元,修建灌溉渠6800多米,道路6800多米,小型灌溉站一座,完成许黄中小型灌区升级改造项目、小农水项目,购置渡船一艘,彻底解决了许岗三大难题。村里同时还新建了两座文化广场,改造了党群服务中心,建成两座光伏电站,村集体经济由空白村一举突破10万元,2017年出列,彻底摘掉了贫困村帽子。

作为传统农业村,面对经济结构较单一的现状,许克素深知必须调整产业结构,才能带领群众发家致富。经考察,她选中了菊花种植,“菊花种植好处有很多,首先是效益高,其次是管理方便,几乎是一学就会,没什么难度,还有一点就是菊花的采摘季节不冷不热,谁都能干,时间安排相对自由。”2020年,许克素抱着先行实验的心态,自己种了5亩菊花,年产量7000余斤,每亩增收2000余元。许克素说:“只有让群众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利润,才能打消大家的顾虑,现在村里很多群众已经跟着我一起种植菊花了。”

老百姓佩服许克素不仅仅是她为许岗村带来了巨大变化,更重要的是她对老百姓有一颗真挚的爱心。从2008年开始,许克素每年都会从微薄的工资里拿出一部分资金,给村里的孤儿添置换季衣物。村里有位孤寡残疾老人叫许圣杰,独自靠着裁缝手艺和种地养活了两名孤儿,日子十分艰难,许克素三天两头到许圣杰家送吃送喝,在她的关怀下,许圣杰2017年被评为“中国好人”,两个孩子也分别考上了研究生和大学本科。许克素时刻牵挂着每一个有困难的村民,在她心里,每位村民都是她的亲人。(记者 苏 强)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