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一线煤矿工人成长为全国劳模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协同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一线煤矿工人成长为全国劳模
【字体: 】 发布时间:2021/8/16 10:08:54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记中国好人曹学涛

中煤新集公司口孜东矿固定队班长曹学涛,用奋斗践行工匠精神、潜心钻研获20余项专利及实用新型项目,从一线煤矿工人成长为全国劳动模范。曹学涛荣登2021年7月“中国好人榜”。

心在一艺,其艺必精

刚参加工作时,曹学涛被分配到新集一矿固定队从事设备维修工作,由于文化程度不高,看图纸对他来说就是看天书,但他心在一艺、其艺必精。凭着不服输的精神,他认真研读《机工基础》《液压学》《机电知识手册》等专业书籍。在他的宿舍里,床前总放着一个方凳,10多万字的学习笔记就是在凳子上完成的。工作中,他在干中学、在学中干,逐步就掌握了现代化矿山井架、井筒装备、各种提升机施工安装方面的前沿知识,成为矿区知名的技术“大拿”。

近年来,曹学涛针对设备运行中存在的瓶颈问题,取得了“更换衬垫新工艺、摩擦式提升机调绳工艺、主井装载舍板改造、定量斗翻板油缸设计、副井操车系统改造、风井粉尘泄漏装置、提升钢丝绳涂油装置”等30项技术改进及工艺优化成果,保证了矿井大型设备的平稳健康运行。

水土不服,对症下药

因工作需要,2009年,曹学涛从新集一矿调到口孜东矿固定设备队任机工班长。口孜东矿是国内首对智能化矿井,矿用设备进口率占80%。为练就设备维护绝活,他把线路图纸挂在自己宿舍的墙上,每天睡觉前和起床后,第一眼看的就是图纸、资料,孜孜不倦地钻研。他经常深入车间,围着机器转圈圈,全面掌握各元件的动作,感受设备工作时的运转状态,直到把图纸与实物结合起来、弄懂为止。

为突破新设备使用中存在的“水土不服”问题,他采取“通原理、找差异、抓关键、重闭环、革工艺”五步工作法,精心构思检修工序流程,对标模拟演练,开展技术攻关,研发出“一种多绳摩擦式提升绞车天轮衬垫车削装置”“一种空气压缩机风道”“主井装载翻板油缸装置”等多项实用新型专利。2014年7月,曹学涛获得安徽省第六届职业技能大赛绝技绝活能手称号,“钢丝绳无毛刺对接”被选为省第六届绝技绝活项目。每年为企业创造效益近千万元,并大幅度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安全性。

匠心传承,桃李满芳

2014年,为打造高技能人才培育平台,公司成立了曹学涛“大师工作室”。曹学涛亲自编写制订培训大纲,采取“学、演、练”培养方式,毫无保留地把自己20多年积累下来的经验和知识传授给同事,先后带出专业骨干50多人。同时,他依托“大师工作室”创客平台,持续开展配件加工、优化改进等工作,为矿井每年节约维修成本近千万元。功夫不负有心人。2016年,曹学涛“大师工作室”被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命名为“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工作室”;2017年,曹学涛“大师工作室”被公司授予“优秀职工创新工作室”称号;2018年,曹学涛创新工作室被公司授予“优秀创新工作室”称号;2019年,曹学涛劳模创新工作室被省总工会授予“安徽省劳模创新工作室”。曹学涛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江淮杰出工匠”“安徽省第六届职业技能大赛绝技绝活能手”“安徽省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被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记者 朱庆磊)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