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场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市民生活水平的直接体现,也是反映城市文明形象的窗口之一。2016年,毕家岗菜市场成为淮南市城区菜市场改造升级三年行动计划的第一个菜场,该市场原有面积1720平方米,摊位136个,分为蔬菜区、熟食区、干货区、水产区等。改造升级后的毕家岗菜市场占地面积2995平方米,按照规划分为活禽区、水产区、蔬果区、干货区、肉类区。该市场在当年年底完成改造升级并开门营业,为当地居民和商户提供了一个安全舒适、便捷卫生的购物环境和经营环境。
8月9日上午,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来到毕家岗菜市场,用镜头记录下升级改造后的市场现状。
不文明现象一:个别车辆乱停放
毕家岗菜市场不是很大,市场大门沿街,门口两边是早餐铺和一些固定店铺,由于早餐铺倾倒污水,市场门前地面上有明显的水流污渍,空气中还散发着臭味。
当天上午7时25分,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刚到菜市场门前,就看到有工作人员驻守在此,旁边立有“不戴口罩禁止入内”“禁止停车”等标牌,门口干净而又整洁。市场内是一排一排的摊位,每排之间都留有很大的间距,地面上还施划了长条框,不少电动车停放在长条框内。菜市场内有一个很大的提示牌上写着“线内停车”,许多骑车买菜的居民自觉地把车停在了线内,不过依然有个别人根据自己的需求,随手停放电动车,还有的人骑着电动车在市场内转悠。
不文明现象二:市场内犬只乱窜
因为地方不大,人也不多,整个菜市场显得比较宽敞,两只在市场里“闲逛”的小狗就显得特别显眼。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先是在一处卖熟食的摊位前看到了这两只小狗,它们眼望着食物,时而站立,时而来回走动。过了几分钟后,它们又跑到另一处卖熟食的摊位前,重复着或站或走的动作。就这样,两只小狗不停地在菜市场内四处乱跑,一会儿嗅嗅买菜的市民,一会儿嗅嗅菜篮子,然后再回到熟食摊前。
不文明现象三:熟食裸露无覆盖
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看到,水产区和活禽区都在菜市场的一角,且它们都有独立的下水道。水产区砌有高高的台面,所有的操作都在台面或台内完成,地面上不会留有水及脏物。活禽区也是如此,活禽都放在笼中,宰杀都在店内完成,所以这一片地方整体也比较干净。
而两个熟食摊位在靠近门口的地方,因为熟食品种比较多,摊子也比较大,但所有熟食都没有任何覆盖。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在摊位前也没有看到任何遮罩物品,当有飞虫盘旋时,摊主只是拿着苍蝇拍时不时地挥舞几下。并且,摊主在切熟食时,也没戴一次性手套,就直接上手抓取。
不文明现象四:乱丢垃圾较严重
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在走访的过程中发现,此菜场最大的问题是乱扔垃圾现象比较严重。一进市场内,第一排摊位前就有两个人在剥玉米衣,他们一边剥,一边将玉米衣扔了一地,旁边的地上是烂了的西蓝花。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在菜市场内逛了几圈后发现,每逛一圈,市场内都会多出来一些垃圾,有的是菜叶或是烂了的辣椒、蔬菜,有的则是塑料袋、口罩等物品。市场内也有保洁人员在清扫,可无论如何清扫,过一会,仍然会有垃圾出现。(记者 王玲 张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