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安徽煤化工(淮南)基地码头二期工程液货4#泊位通过竣工验收,进入正式运行阶段。这是我市第一座危险品码头,也是唯一一座危险品码头,结束了淮南无危险品码头的历史。基地码头是中安联合煤化一体化项目的重要配套工程,由此,煤化工园区“做强煤电化气产业链”又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近年来,在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中,市委、市政府在煤炭深加工上做足文章,确定了打造千亿规模煤电化气产业目标,煤化工园区扬帆起航、砥砺前行。围绕“建链、补链、延链、强链”,煤化工园区以大项目支撑园区发展,谋划引进一批高技术、高附加值、高效益、符合国家安全环保政策的优质项目,使得上下游产业链、企业间产品循环链逐步完善,致力打造现代新型化工产业集聚区。
建链,明晰产业发展路径
煤化工园区根据2014年省政府批准的《安徽淮南新型煤化工基地总体发展规划》(2014-2030年),编制了供电、供热、供气、给排水和弱电等专项规划。水资源论证报告获省水利厅批复,园区总体规划环评获省环保厅批复。
煤化工园区是省政府重点建设的三大新型化工产业基地中唯一的煤化工基地,2018年作为专业化工园区纳入《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2018年版)。
“目前,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尤其是煤炭消费减量替代、能耗双控和双碳战略等政策趋势,经多次与化工领域专家、园区企业座谈和咨询专业机构,并学习借鉴沪苏浙以及山东、天津等地化工产业经验做法,跳出发展依赖‘高碳’路径的思维,进一步明晰了‘十四五’以及未来一段时期煤化工园区的发展思路和路径。”煤化工园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黄坤说,园区在全力推进产业链龙头项目中安联合煤化一体化项目的同时,大力招引低能耗、低排放等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优质高效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及其深加工产业。
目前,中安联合煤化一体化项目一期总投资267亿元,建设煤制170万吨/年甲醇转化35万吨/年线性低密度聚乙烯、35万吨/年聚丙烯装置,于2019年7月打通全流程、实现试生产,2020年累计生产聚烯烃72万吨,实现产值51亿元。预计今年可实现产值60亿元。
安徽嘉玺新材料公司一期35万吨/年苯乙烯项目1月21日试生产,二期20万吨/年聚苯乙烯项目5月10日试生产。目前,实现产值10亿元。
延链,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
“煤化工园区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园区发展的第一要事,严把项目入园安全环保关,持续深入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精准招商,以招商带动项目,以项目推动发展。”煤化工园区负责人告诉记者。
园区根据现有可利用土地情况,坚持招大引强,主动引进、承接长三角地区的高端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产业,先后赴江苏南通、泰兴、苏州等地开展招商引资。
充分利用《促进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以及相关配套政策,坚持“补链、延链、强链”,紧盯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项目,争取锂电池电解液和碳酸酯溶剂、TAC膜材料、二氧化碳深加工等在谈项目签约入园。
还会同浙江大学、天津大学、北京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中咨公司等有关专家学者以及园区部分企业深入谋划园区“十四五”发展,进一步谋深谋细谋实双招双引工作。
补链,加快补齐产业发展链条
“近年来,煤化工园区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全方位、全天候、全要素、全力以赴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加快补齐煤化产业发展链条。”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煤化工园区深入开展“四送一服”活动,努力营造“四最”营商环境。
目前,已建成15公里主干道路、日取水能力36万吨取水设施、日处理能力10万吨净水厂、日处理能力1万吨污水处理厂、4个1000吨级的散货码头、4个1000吨级的液体码头和1个最大吊装能力为500吨的大件码头、6.3公里天然气供气管网、11公里集中供热管网、科技孵化器等公用工程。省危化应急救援淮南淮化队作为园区应急救援队于4月20日入驻。
坚持“打开门”“俯下身”“心贴心”地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办企业所需,持续提高园区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深入开展“四送一服”活动,第一时间帮助协调解决企业反映的困难和问题,全面实施企业投资项目全程代办制度,积极帮助企业争取国家和省、市各类扶持资金,大力支持入园企业积极开展科技研发工作,为入园企业管理人才落实公租房1100余套,帮助解决中安联合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40余人次。
强链,推进产业集聚发展
“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促进煤化工产业集聚发展,当前煤化工园区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煤化工园区负责人说。
全力建好链长项目。园区充分发挥一期总投资267亿元的中安联合煤化一体化项目龙头牵引带动作用,正在积极推动中安煤化一体化二期项目前期工作,积极跟踪洽谈甲醇及深加工、高端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项目,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链长项目。同时,为减少化石燃料消耗并降低碳排放,园区依托并充分利用平圩发电公司富余蒸汽为园区企业实施集中供热,引进二氧化碳深加工项目实现碳捕集和综合利用。
奋力推进链基项目。以中安联合为龙头、以安徽嘉玺为支撑的链基项目企业,今年上半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2.2亿元、同比增长76.8%;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1亿元、同比增长90.4%。在中安联合的龙头带动作用和安徽嘉玺的引领作用下,目前已基本达成共识的锂电池电解液和碳酸酯溶剂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又是一个百亿级产业。
“到2025年,园区预计实现产值300亿元以上、工业增加值100亿元、税收15亿元。建成在全国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百亿级煤化工产业基地,更好助推新阶段现代化美好淮南建设。”煤化工园区负责人表示。(记者 张昌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