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全国人民调解能手、八公山区山王镇“老娘舅”人民调解员郑文卿
在八公山区山王镇,有一位今年已74岁的老人,他整天走街串巷,发现群众的矛盾纠纷立刻热心调解,化干戈为玉帛,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化解群众矛盾纠纷的贴心人。他就是全国人民调解能手、八公山区山王镇“老娘舅”人民调解员郑文卿。
郑文卿曾任八公山区山王派出所所长。2010年8月,山王镇党委、政府结合当地“娘亲舅大”的习俗,成立“老娘舅”调解小组,有着丰富基层司法工作经验的他,再一次与基层人民调解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十多年来,他带领“老娘舅”团队共化解各类纠纷600余件,其中重大信访矛盾纠纷50余件,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就地能化解”。
基层矛盾纠纷看似鸡毛蒜皮,一旦处理不好,不但影响社会稳定,还会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郑文卿深知责任重大。调解中为了不失约,他努力克服身体的不适,坚持与当事人见面;为此,他曾在零下六七度的冰天雪地里徒步十多公里入户,曾孤身一人往返外地多次取证……2019年4月,在调解一起家庭失火损害赔偿纠纷时,当事人小马是一位现役军人,因为对方赔偿金额不到位,小马表示即使回到部队也不能安心服役,郑文卿自己掏腰包拿出1500元补足了差额,好让小马按时回部队服役。在被问到是否值得时,他说:“当一件矛盾纠纷成功化解、当事双方心平气和地签下调解协议、当事人露出笑脸时,我这心里啊比谁都高兴。”
年逾古稀的郑文卿患有糖尿病,每天要打胰岛素。对于加入调解队伍,刚开始家人一致反对。郑老则说:“党和政府需要我,群众们需要我,再苦再累也要把它干好。”如今,全镇11个行政村、4个社区构建起“老娘舅”调解网络,30名威望高、业务素质强、群众基础好的基层干部充实到村级“老娘舅”调解队伍,“老娘舅”调解的社会认可度、群众公信力与日俱增,已经成为和谐社会建设不可或缺的一分子。
恪守着“我是党员,我先上”的誓言,在10余年调解工作中,郑文卿克服疾病困扰,走街串巷、蹚小沟、跨田埂,用脚步丈量土地,用行动践行使命,在人民调解这条路上,郑文卿的步伐依然坚定有力,“老娘舅”的故事仍在精彩演绎。(记者 谢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