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淮南历史文化撷英征文(第五季) > 于无声处中的新生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协同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于无声处中的新生
【字体: 】 发布时间:2021/7/23 9:42:21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随着三大战役节节胜利,全国解放大势已定、指日可待。作为国家重要能源城的淮南,在我党运筹帷幄先期介入下,于无声处中悄悄地发生着蝶变,迎来了新生。

淮南的和平解放,再次彰显着我党“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三大法宝的威力,彰显着我党领导方略、斗争策略高瞻远瞩,无与伦比。

解放前夕的淮南矿区,分布着田家庵、大通、九龙岗三镇,境内拥有煤矿、电厂、机厂和铁路等,是淮河南岸一个集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军事于一身的重要城镇。可见,淮南不仅在当时,尤其在日后新中国经济建设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只可惜,在这黎明前的黑暗之中,如此宝贵的资源城市却危机四伏,随时都会招至反动势力的黑手,灰飞烟灭、毁于一旦!

当时的淮南矿区设有国民党安徽省第十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还驻防着反动军队的一个旅;该旅属下有一个团,本来的职责是护矿,可它却专事破坏,被称为破坏团。此时的破坏团已接其上司指示,运来一火车皮炸药停放于大通火车站,伺机在南逃之时一举炸毁煤矿与电厂。

千钧一发、命悬一线!

关键时刻,我党亮出“三大法宝”,尤其是“统一战线”这把利剑,在其它两大法宝的拱卫下,频频出鞘、招招奏效。

1948年10月,我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即给淮南地方势力代表,时任国民党省政府顾问、省参议会参议程华庭写信,要求其深明大义,保护好淮南煤矿与电厂。次年1月,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又给主持淮南矿务局工作的副局长胡师童写信,希望他看清形势、配合我党,保护好淮南矿区,迎接解放。

与此同时,津浦路西工委书记张剑鸣受党的指派亲赴淮南,与另一地方派实力人物倪文轩、矿务局局长胡卫中面谈,向他们宣传政策,提出护矿护厂要求。还有阜阳地委派遣的王钊也先后抵达,并亲做倪文轩、胡师童及大通矿长张光正等上层人物的思想转化工作。而此时中共寿县负责人朱怀明则联络程华庭,又做通了时任淮南商会会长张莹清的统战工作。

另一方面,中共南京工委又指示淮南矿区地下党组织,迅疾发动党员和积极分子掌握护矿主动权,与反动分子斗智斗勇。据此,矿区党组织一方面做好路矿公司领导层的思想转化工作,促使胡卫中、胡师童等以路矿两级领导的身份出面斡旋;一方面发动群众,加强公共场所武装巡逻,组织大批矿工走上街头,封堵厂矿大门、交通要道,有效阻止了破坏团的破坏行为。

迫于多方压力,这个国民党反动破坏团终于于1月17日撤离,矿区危机得以暂时缓解。

为尽快解放淮南,地下党组织及时派员与已驻扎在淮河北岸怀远一带的解放军取得了联系。我人民解放军一声令下,于当日傍晚即渡过淮河、强占洛河街、直逼田家庵,凌晨时分进驻电厂。

时间定格于1949年1月18日这一天,淮南和平解放!

事实可见,正是淮南周边党组织以及我党高级将领,通过不同渠道、采用多种方式,向淮南地区有关实力派人物申明大义、晓之于理,促使他们转变认知,积极配合我淮南地下党工作,有效遏制住了国民党反动分子溃逃之时狗急跳墙,炸毁淮南的疯狂之举。

据当事人回忆,为了淮南地区党组织的建设与发展,中共南京地下工委于1946年9月即派地下党方刚同志到达淮南,并以淮南矿务局总务处管理工为掩护,先后在大通矿、九龙岗矿、田家庵电厂以及中央机厂进行建党布点,物色培养积极分子,并先后发展了大通矿任志峰、九龙岗矿韩景顺、田家庵电厂龙勇等同志入党。次年8月,南京地下党工委正式批准成立淮南矿区党支部,方刚同志任书记;下设大通、九龙岗、田家庵电厂三个党小组。

新的地下党组织按照上级指示,上下沟通、左右联络,争取有利条件、广泛发动群众,在乱局中掌握主动、稳控住了局势,体现了党强大的领导力量。

曾听母亲回忆,当年她在大通煤矿拾荒之时,亲眼目睹一位身穿旧棉袄,臂挎粪箕、手持粪扒的中年男子,执意要往煤矿里面去,被当班的矿警阻拦。双方在撕拉过程中,中年男子旧棉袄下闪现出的手枪立马震慑住了矿警!再看那中年男子扔下粪箕、丢掉粪扒,大步流星地走进大门,乘坐着吊车下到了矿井。

母亲感慨道,这就是地下党,共产党员已经深入到煤矿井下,人们还全然不知。

时令正值隆冬,已回山南老家过春节的母亲还曾接待过一位登门送灶神的老人。你看这位老者,鹤发童颜、长须飘飘,似有仙气萦绕。只见他手持佛贴,口中念念有词:“树梢不动刮大风,于无声处听惊雷;三个和尚四面坐,不言不语念真经。”乍一听,矛盾百出;冷静一想,寓意深刻。正是在这风平浪静、不动声色之中,一场荡涤旧社会污泥浊水的革命风暴即将席卷而来;而主宰这场风暴的三个和尚,则暗喻着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三位人民景仰的领袖人物,他们将马克思主义奉为经典、稳坐天下。

事后方才明白,这就是我们地下党在那反动势力行将灭亡、恣意猖獗之时,借着民间送灶神的习俗,晓谕天下:地火已在燃烧、红日正欲喷薄,一个由人民当家作主的江山即将横空出世!

白色恐怖时转入地下,处境危难时争取人心,局面复杂时依靠组织,力量薄弱时发动群众。这就是我们党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

诚然,随着大军压境,小小煤城肯定志在必得。

试想,炮火连天的攻城、大街小巷的厮杀、反动分子的破坏,致使百年老城毁于一旦、生灵涂炭;还是于无声处中争取人心,让能源城毫发无损地回归、继续造福人民。

孰优孰劣,天壤之别!

古人云,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为上策,战而胜之是为下策。

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不仅以统一战线攻心为上,而且十分注重人民武装力量的建设,党的自身革命化打造。这“三大法宝”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无论既往还是未来,都永远是我党克敌制胜、立于不败之地的利器。(沈颂全)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