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动高质量发展 >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转型发展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转型发展
【字体: 】 发布时间:2021/7/22 9:37:55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潘集区第十次党代会以来工作综述

潘集区第十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奋斗的航程中党的旗帜引领着潘集前行道路,党组织更加坚强有力,党员面貌明显焕然一新。

累累硕果中,每一个党组织、每一名党员都是这五年党建的见证者、参与者、推动者……潘集区委带领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团结一致,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等各种挑战,主动适应发展新格局、新要求,知重负重、苦干实干,以高质量党的建设引领高质量转型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

五年来,潘集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由2015年的136.2亿元增至2020年的222.6亿元,年均增长6.7%。民营企业达到5414户,民营经济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6.1%,比2015年末提高11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比重由2015年的12.4:67.1:20.5调整为2020年的9.9:65.5:24.6。

这五年,潘集区煤电化产业支柱性产业快速发展,中安煤化一体化、潘集选煤厂、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嘉玺碳4碳5等重大项目建成投产,潘集电厂、黑河风电等项目开工建设,淮河能源控股集团煤业分公司落户,国家级大宗固废物综合利用产业基地获批建设。“潘集酥瓜”“店集贡米”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成功创建许家岗国家级蔬菜标准园,潘集省级农业科技园区、高皇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五年来,潘集区注重系统推进,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实施424项改革任务,全面完成区级机构改革。扎实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政务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深化“放管服”改革,工商登记时间由7个工作日压缩到1个工作日。深入开展“四送一服”,开发区万华电器等工业领域历史遗留问题解决成效明显。全面完成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农村“三变”改革实现全覆盖。“林长制”改革取得新突破,创建省级森林城镇2个、省级森林村庄17个。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区法院成功创建全国优秀法院。深化教育系统“校长去行政化”改革和“集团化”办学改革。实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建立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机制。推动对外合作,与无锡市梁溪区结成友好县区。招商引资成果丰硕,累计引进内资316.48亿元,引进亿元以上省外项目资金143.79亿元,外贸进出口累计实现6785.93万美元。

五年来,潘集区积极主动作为,三大攻坚战成效明显——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累计投入财政资金3.36亿元,实现7157户17670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面脱贫、34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出列,1人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6人荣获“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累计投入环保整治资金19.4亿元,实施了入淮河、泥河水系水环境综合治理和村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三个PPP项目,23个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全部通过验收,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

落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1+9+N”方案体系,累计化解政府隐性债务6.29亿元,有效推进地方商业银行风险处置,清偿民营企业无分歧欠款累计达6亿余元,顺利通过国务院减负办督查验收,受到市通报表彰。

五年来,潘集区注重融合发展,城乡统筹协调推进——完善城乡规划体系,潘集经济开发区(安徽淮南现代煤化工产业园)纳入省级开发区目录。主城区建成区面积拓展到12平方公里。污水管网改造52.66公里,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建设完成。完成“三供一业”移交,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31个,建成搬迁安置房6115套,完成分房入住5981户。

扎实推进“五大文明”创建工作,城乡环境有效改善。成功申报省级生态乡镇9个、省级生态村23个,建设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59个,全区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5.27%。全面开展“五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获得市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优秀单位称号,平圩镇林场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五年来,潘集坚持人民至上,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8405元,年均增长8.3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054元,年均增长9.33%,新增城镇就业3.2万人。

实施29类民生工程,累计投入民生资金30.03亿元。累计发放农村低保等兜底保障救助资金3.06亿元。退役军人普惠优待政策、残疾人特惠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率、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覆盖率分别达96%、98%。深入推进房地产领域“难办证”办理工作,涉及的11个项目12077户实现了办证无障碍。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在全市率先启动复工复产。2020年夏季淮河汛期期间,上六坊、下六坊及时依令行洪、为淮河干流减压。荣获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连续五年被评为全市安全生产先进县区。获评“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2017—2019年度优质服务窗口”等荣誉。

五年来,潘集“严”字当头,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扎实推进理论武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两个维护”。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学习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持续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意识形态工作实现“七个纳入”。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组织实施“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出台《关于加强年轻干部培养锻炼的20条措施》,落实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落实区委常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帮助企事业单位申报奖补资金。深入推进“一抓双促”工程,率先推行村干部辞职承诺制度,创新推出党员政治生日、党员“红黄榜”管理制度,试点开展党建引领物业管理工作,推进科技特派员驻村行动计划。

强化党建引领,全面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50万元以上经济强村达到21个。开展农村党员违规违纪排查整顿工作,圆满完成乡镇党委换届。健全完善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双向述职评议、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述责述廉制度。

拥抱新时代,标定新坐标。潘集区的每一名党员都是一面鲜红的旗帜,每一个支部都是一座党旗高高飘扬的战斗堡垒。当前,全市上下正在开展“高质量发展、我们怎么干”大讨论活动,潘集区把解放思想作为根本,把党建引领作为关键,把凝聚合力作为保障,把苦干实干作为路径,把人民期待作为动力,在新征程上奋力谱写新阶段现代化美好潘集建设新篇章。(特约记者 柏 松)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