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高温”双重考验,丝毫没能阻挡下陶社区志愿者投身创城志愿服务的脚步
连日来,淮南上空先是一场又一场大雨断断续续下个不停,接着就是三伏盛夏,高温来袭,大街小巷直接开启了“烘烤模式”。但是,这些丝毫没能阻挡下陶社区志愿者积极投身创城志愿服务的脚步,在社区书记陶俊的带领下,当地社区志愿者冒着风雨、顶着高温,走上街头、深入社区,向当地居民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公益服务,为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添砖加瓦”。
7月19日,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跟随该志愿团体的脚步,看他们是如何在“风雨+高温”双重考验下,破浪前行的。
上午9时 水厂路下陶段
由于该路段是当地居民出行的主通道,周边不仅居民区集中,街边也都是沿街商铺,早晚高峰时期人流、车流交织,再加上该路段本身也较窄,因此每天这个时段变得非常拥堵,在影响交通安全的同时,也给周边的上班族们带来较大的心理煎熬。
针对这一情况,下陶社区书记陶俊带领当地社区志愿者来到这里开展创城志愿服务,引导行人及机动车辆遵守交通规则,不乱穿马路,不闯红灯,劝导机动车礼让行人,传递文明新风,并制止乱停乱放行为,用实际行动影响广大居民,提高文明素质。头戴小红帽、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们,也成了当地一道最靓丽的风景线。
上午10时 下陶新村
在下陶社区组织下,当地社区志愿者走进下陶新村,义务对小区进行了一次彻底的卫生清理,尤其是一些不引人注意的卫生死角和城市牛皮癣“小广告”。由于垃圾较多,加上盛夏暴雨高温天气,气味难闻,严重影响了小区居民的生活环境。
社区志愿者们在陶俊带领下不怕脏、不怕累,拿着扫帚和簸箕,对地面上的各种垃圾进行了清理,并着重铲除了墙面上的小广告。同时,社区志愿者们还积极向小区居民宣传创建文明城市的要求,希望大家爱护小区环境,共同维护小区卫生整洁。现在一进入小区,就可以看到文明养犬、关爱未成年人、保护生态环境、学雷锋等宣传内容,既扮靓了社区环境,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社区居民的观念,让大家的文明意识得到熏陶。
下午3时 下郢自然村
下郢自然村是个典型的城中村,居民自建房屋多且密集,加上毗邻污水处理站,遭遇突如其来的暴雨天气后,来不及处理的污水直接倒灌进村,村民们在家就开启了“看海模式”,积水最深处接近1.3米,在房屋外墙上留下了清晰的水迹。下陶社区志愿者冒雨为村民们送去沙袋用于筑造防水屏障,并及时转移独居老人至安全地带,令其转危为安。
暴雨过后,社区志愿者们在陶俊带领下,又自己出资雇佣垃圾车,清理因暴雨积水带来的各种垃圾,帮助居民们把各种被淹的东西拿出来晾晒,并及时上报居民损失,组织防疫人员对被淹房屋进行消杀,确保污水退去后当地不出现疫情。看到社区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当地的居民群众深受感动地说,感谢社区志愿者在他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无私伸出援手,现在村里干净整洁多了,进出变得更加方便通畅,居住环境改善明显,淮南文明城市创建确确实实给我们老百姓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正是有了陶俊等无数社区志愿者的积极参与,使得城市里不文明的现象减少了,和谐文明的现象增多了,让大家真切感受到了创城志愿服务带来的幸福感。
图一:劝导居民文明养犬。
图二:清理小广告。
图三:清理暴雨积水带来的各种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