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淮南市迎战强降水专题报道 > 人民至上 闻汛而动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协同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织密防止添加剂滥用安全网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人民至上 闻汛而动
【字体: 】 发布时间:2021/7/19 8:33:21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田家庵区“7·16”特大暴雨应急救灾工作速记

7月16日傍晚到17日凌晨,我市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田家庵区舜耕点,3小时最大降水量(219.4毫米)、6小时最大降水量(251.4毫米),为全市最大降雨点,特大暴雨造成该区大面积停电,内涝十分严重。辖区新淮街道最严重地方水深超过2米,公园街道东苑西区积水已漫至1楼,国庆路、朝阳路、广场路等多个重要路口无法通行,大量群众被困家中,生命财产安全面临严重威胁。

严峻的内涝灾情,是一场非常时期的特殊考验。田家庵区迅速成立“7·16”特大暴雨应急救灾工作指挥部,下设一办八组,科学高效推进应急救灾工作。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挺身而出,冲锋在前,迅速开展抢险救援、转移安置受灾群众,在抢险救灾和灾后生产生活秩序恢复中践行初心使命,书写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答卷。

危难时刻,顶风冒雨逆行一线。新淮街道地势低洼,内涝最为严重,区人武部立即出动新淮街道民兵应急排,携带冲锋舟救生衣等装备,紧急赶赴各居民楼挨家挨户排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田家庵区淮河大道北段东苑西区、区十三小学附近巷子等多处有老人、儿童被困,消防救援人员接警后,火速赶赴现场救出被困群众;暴雨导致国庆、朝阳、广场等许多路段积水严重,区公安分局出动警力780余人次,车辆350余台,救助群众230余人;区农业农村水利、城乡建设等部门紧急征调排水泵50余台,对城区低洼积水严重地区进行紧急排涝……据初步统计,截至18日下午,此次特大暴雨,紧急转移安置2903人,其中集中安置313人,分散安置2590人。该区强化救灾物资供给,确保了转移安置群众有住处、有饭吃、有安全饮水,生活有保障。

积水渐退,清淤消杀迅速跟进。7月17日凌晨5时起,针对内涝导致的主次干道、小街小巷等地方产生的淤泥、垃圾,田家庵区出动城管执法人员400余人次,环卫职工1500余人和近百台清扫机械,清淤除障恢复市容市貌。截至目前,拆除影响救援通道搭建3处,处置地面塌陷险情1处,清理占道经营106处,清运淤泥、垃圾约1000吨。区直有关部门、各乡镇街道、村(社区)的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也积极行动,开展灾后环境清理整治和消毒消杀,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记者 李东华)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