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 继承发扬伟大建党精神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协同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织密防止添加剂滥用安全网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继承发扬伟大建党精神
【字体: 】 发布时间:2021/7/16 9:54:22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三论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高度评价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的伟大成就,精辟概括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郑重宣示:“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建党百年,就是共产党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100年。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为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呐喊,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接连而起,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都以失败而告终。在中国呼唤新思想引领救亡运动、呼唤新组织凝聚革命力量的时代背景下,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伟大建党精神,也在这种时代大潮和世界大势中孕育而生。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坚守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贯穿于中国共产党100年光辉历程。

建党百年,就是共产党人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100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是贯穿我们党百年奋斗史的一条耀眼红线。一百年来,不管形势和任务如何变化,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惊涛骇浪,我们党都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坚定前行;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初衷和使命从来丝毫不曾动摇过。正是由于始终坚守这个初心和使命,我们党才能在极端困境中发展壮大,才能在濒临绝境中突出重围,才能在困顿逆境中毅然奋起,才能得到人民大众的支持,因而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建党百年,就是共产党人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100年。从1921年建党初期的50多名党员,发展到今天建党百年时的9500多万党员,中国共产党的100年既是从弱小走向强大的一个伟大过程,也是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一个伟大历程。无论是在白色恐怖之下,还是在命悬一线之时;无论是面临危急之时,还是面临危亡之时;多少共产党人前赴后继,为了民族和国家、人民的光明前途,为了真理和理想,生死置于度外,大义凛然,慷慨激昂!没有无数共产党人的牺牲,没有无数共产党人的英勇斗争,就没有社会主义中国,也就没有今天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

建党百年,就是共产党人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100年。对党忠诚,是中国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也是共产党人的大德。我们党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艰险和磨难,但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我们,任何敌人都没能打倒我们,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不负人民,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情怀,也是共产党人的公德。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心里始终装着人民,人民在心里才会始终装着中国共产党。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我们每一名共产党员的宝贵精神财富。伟大建党精神熠熠生辉、弥足珍贵,成为引领共产党人一往无前、奋勇前进的无可比拟的强大精神力量。今天,伟大建党精神的接力棒,传递到我们的手中,我们要继承发扬伟大建党精神,在奔赴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宏伟征途上,高举伟大建党精神的熊熊火炬,照耀前程、奋勇向前!(评论员)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