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首页 > 解放思想大家谈 > 善思善为,打造“有温度的教育”“有热度的体育”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善思善为,打造“有温度的教育”“有热度的体育”
【字体: 】 发布时间:2021/7/15 9:18:34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访市教育体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李蔚然

“教育、体育是关系老百姓的民生大事。市教体局要以此次大讨论为契机,围绕打造‘有温度的教育’和‘有热度的体育’,深化教体领域综合改革,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扩大全市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加快推进体育强市建设,努力实现淮南教育体育高质量发展,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足感。”市教育体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李蔚然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

“教育体育的时代要求在哪里,社会关切在哪里,主攻方向就在哪里。”李蔚然表示将谋规划、补短板、激活力、炼队伍、强内涵,高质量完成教育体育各项工作任务。要谋规划,制定发展新目标。站在新的起点,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合淮一体化发展,不断完善适应终身学习需要的高质量教育,让每一位适龄人口得到更公平更优质的教育。到2025年,50%以上县区成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区,30%以上县区成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接近98%,高中段毛入学率接近98%,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5%,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趋于完善,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初步形成,成人继续教育实现愿学尽学。到2025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以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2%以上,城乡居民体质达标率达到92.5%以上,竞技体育争金夺银在全省靠前位次。

加快推进教育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李蔚然表示,要补短板,实现发展新格局。大力发展公办园,推进一类园和特色示范园建设,确保每县区建成一所省一类园,引领带动县域内学前教育发展。突出义务教育国家公益性,确保到2022年底民办义务教育占比从15.5%降至5%以内;破解普通高中“千校一面”,加强新时代特色高中建设,到2023年创建3所市级特色示范高中;推进全市普通高中团队化课题研究,实现由团队化课题研究到高中集团化办学过渡。进一步整合提质职业教育,鼓励支持职业学校通过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等形式办学。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公共设施,进一步完善市、县(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四级全民健身设施网络和城市社区 15 分钟健身圈建设。到2025年,计划新建或改扩建体育公园5个,小型室内全民健身中心25个,引进冰雪项目1个,多功能运动场20个,全民健身路径150条,不断增加场地设施供给,打造“处处可健身”的运动空间。

“推动大讨论活动往深里抓、往实里做,我们还将重点聚焦品质提升,推进内涵建设;聚焦德能兼备,打造过硬队伍;聚焦培根铸魂,培育时代新人。”李蔚然说,要激活力,形成发展新品牌。深入推进中小学集团化办学改革,在县域内,形成义务教育“优质教育链”;在全市,形成市级“优质教育辐射面”;引进北师大、安师大等省内外乃至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培育提升全市教育者的创新理念、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形成淮南特色教育新品牌。坚持数字赋能、创新驱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构建高质量数字化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拓展体育赛事引进范围,通过申办大型体育赛事增添城市的活力、魅力和影响力。要炼队伍,增强发展新动力。牢固树立教师支撑教育发展的理念,建立教育管理人才、教研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加强优质教育管理团队、师资整合,通过名校长、名师工作室等方式来培养区域内优质的教育科研和教育教学管理队伍。打造高素质教练员团队,引进一批一流教练员助力淮南体育事业发展,同时强化教练员培训,全面提升我市教练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要强内涵,提高发展新质量。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德育铸魂、智育提质、体教融合、美育熏陶、劳动促进五大行动。到2025年,70%的县(区)建成标准化心理辅导中心平台;完善市县校三级艺术展演体系;以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建设为抓手,建立30个市级中小学劳动实践基地,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新机制。(记者 张静)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