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出台实施
国资国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器”“压舱石”。5月28日,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淮南市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在启动“十四五”、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历史时期,制定实施我市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意义重大。近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市经信局(国资委)负责同志围绕出台背景、主要内容和地方特色、贯彻落实三个方面对《实施方案》作详细解读。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主动应变局、开新局
党的十八大以后,国企改革持续加快深化。特别是2016年开始,用三年时间基本完成国有企业剥离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使国有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参与市场经济竞争。改革继续攻坚。2020年6月30日,中央深改委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2020年12月30日,我省出台实施《安徽省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2年)》。市经信局(国资委)广泛征求市有关单位和各市属企业意见,反复进行修改完善,负责起草的《实施方案》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市委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后,按程序印发实施。
在进入新发展阶段,面对新形势新变化新挑战,我市制定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有三个方面考虑。一是牢牢把握改革正确方向,确保把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有关重要论述贯穿于改革行动全过程。二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以来对国企改革作出的新部署,抓好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各项改革任务贯彻落实。三是通过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进一步增强活力、提高效率,主动应变局、开新局,更好发挥国有经济对全市经济的战略支撑和引领带动作用。
总之,要通过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着力推动健全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和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着力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推动国有企业在创新引领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营效率;着力完善市场化体制机制,提高国有企业活力和效率,推动国有企业和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
聚焦八个方面重点任务,“自选动作”体现淮南特色
《实施方案》对国家、省提出的改革目标和要求进行细化实化,对一些重要改革事项和重点难点问题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注重体现我市特色,结合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形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淮南版。
《实施方案》共八部分38条。第一部分明确了国企改革的总体要求和首要任务,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重要论述作为首要任务。第二部分明确了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包括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大力推进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第三部分明确了大力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包括积极推动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持续提升国有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等内容。第四部分明确了积极稳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包括分层分类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强对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全过程监督等内容。第五部分明确了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包括强化国有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全面推进用工市场化等。第六部分明确了加快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持续推动国资监管机构职能转变,深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推进政企分开和依法治企等内容。第七部分明确了全面加强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第八部分明确了组织实施和保障措施。
在全面落实中央改革“规定动作”基础上,还要高质量完成淮南特色“自选动作”。《实施方案》的地方特色主要有:支持市属企业与中央企业、省属企业、其他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之间开展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将市建发集团、产发集团市场化转型工作列入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内容。推进国资国企在线监管系统建设,实现市国资委与省国资委系统对接。将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划转至组建的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推动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
2021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也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新一轮国企改革冲锋号已经吹响,我市将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力度,加强督查调度,坚持清单化、项目化、任务化,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持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资国企更好服务大局、服务城市、服务产业、服务民生。(记者 周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