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志愿者在行动 > 舍小家为大家 一天三场志愿服务活动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协同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舍小家为大家 一天三场志愿服务活动
【字体: 】 发布时间:2021/6/18 10:09:34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记者 李严)到潘集区较远乡镇开展无偿献血和造血干细胞捐献宣传动员和采集服务,到东方肿瘤医院给“义丐”谢海顺过生日,在潘集田集街道菊苑社区教授居民剪纸,6月16日,潘集区红十字志愿服务队一天三场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们真是忙。

6月15日晚6时许,接到市红十字会通知第二天一早将在潘集区芦集镇开展无偿献血活动,人员较多,需要志愿者跟随做造血干细胞捐献宣传动员和采集服务。“芦集镇较远,现在都晚上了,临时通知志愿者若有困难,不要勉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一再叮嘱。潘集区红十字志愿服务队负责人杨同林、李文菊夫妇二话没说,一口就答应下来。其实杨同林和几个志愿者正在忙着准备次日另一场活动,而李文菊此时正在几十公里外的大通区办事,本打算不回去在亲戚家住一晚上,第二天参加志愿者到东方肿瘤医院看望“义丐”谢海顺给其过生日的活动。急性子的李文菊忙完事情连夜从大通赶回潘集,路上一通通电话联系好了5名队员。

次日一大早6时,李文菊就带着2岁的孩子和队员们想方设法赶到十多公里外的芦集镇。宣传、动员、引导大家有序排队、填表、化验、采血,李文菊和队员们忙得顾不上喝口水。献血的大都是该镇政府和各村的村干部,许多人是第一次听说造血干细胞捐献,但在志愿者们热情详细的介绍下,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尽管献血者大都年龄偏大,还是有符合条件的10人留取了造血干细胞捐献血样,这也让忙碌的志愿者十分欣慰。这次活动70人献血21900ml,一直忙到中午,大家才匆匆赶回。

当天上午,另一组志愿者则在杨同林的带领下,从潘集赶到大通九龙岗,看望仍在住院的“义丐谢海顺。杨同林一直牵挂着谢老,尤其是自从这两年谢老住院以来,他更是念念不忘,只要医院允许,他就带着志愿者看望老人。2019年,杨同林和队员们给谢老过了一个生日,杨同林许诺,以后每年生日都会来看望他。今年,尽管谢老还在病房中,不一定能进去,但他和队员们还是精心准备,筹集了1000元慰问金,并带来营养品和其他生日礼物。一大早,大家从潘集出发辗转来到东方肿瘤医院,可医院管控严格,进不了病区,他们只得在医院门口将慰问金和礼物交给谢老的女儿,代转心意,一再叮咛。“今天我们虽然不能到谢老身边为他唱生日歌,不能看他一眼,但来了,知道谢老还在这,我们心里就踏实了,要不来,我们这心里怎么也放不下。我们答应的事一定要做到,只要谢老活一天,我们每年都会来为谢老过生日送祝福,不辜负这位一辈子做了那么多好事的老人……”杨同林感慨道。

下午,奔波了一上午的杨同林又马不停蹄地来到潘集区菊苑社区,为居民开展剪纸公益培训。他一站又是几个小时,那条本就因股骨头坏死疼痛难忍的病腿简直僵直得不能动弹。

这一天,杨同林、李文菊夫妇和队员们东奔西忙。而这样的一天,在他们队来说就是家常便饭。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