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市委常委、寿县县委书记胡春华
“寿县将深入学习贯彻市委决策部署,充分运用市党政代表团赴合肥、滁州考察学习成果,重点围绕‘六比六看’‘五破五立’,动员全县党员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抢抓机遇、担当作为,全力争创‘四个一流’,加快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寿县。”市委常委、寿县县委书记胡春华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
胡春华告诉记者,推动高质量发展,就是要深化与合肥市结对合作。寿县将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深度融入合肥都市圈,在思想观念、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方面无缝对接,重点树立“三种意识”。一是树立开放合作意识。坚决破除对传统农业大县的惯性思维、破除对中心城市虹吸的埋怨情绪,找准定位、借势发展,落实好淮南、合肥两市共建新桥科技创新示范区合作区框架协议,推进重大项目配套产业承接,强化公共服务共享,实现与合肥市一体化发展。二是树立大干快上意识。坚决破除遇到困难绕着走的畏难心理、破除不思进取的惰性思维,聚力“双招双引”,加大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力度,共同培育一批重大产业合作项目,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同时,发挥好寿县在区位交通、资源禀赋等方面的优势,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等方面打响品牌、争先进位。三是树立主动融入意识。坚决破除敷衍应对、庸政懒政的消极心态,全面学合肥、对标提效能,在发展理念、服务意识等方面与合肥市等高对接。积极争取合肥轨道交通S1号线寿县段开工建设,合作推进兴业大道、机场北路等骨干路网规划建设,全面提升互联互通水平。
胡春华说,推动高质量发展,就是要明确发展定位。寿县将围绕“做大总量、做优结构,夯实基础、建美城乡”要求,重点打造“一区两地一中心”。着力打造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示范区。深化与上海市闵行区、常州市武进区等先发地区合作,在园区建设、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等方面对标提升。强化对长三角发达地区产业承接,探索制定承接产业转移具体措施,谋划建立结对共建园区。积极引进教育、医疗卫生等优质资源,实现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每年选派一批年轻干部到长三角先发地区跟班学习,开阔视野、提升能力。着力打造全国特色文化旅游目的地。以寿州古城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为抓手,大力发展红色之旅、观光之旅、求知之旅和体验之旅,加大有地方特色的文创产业发展,谋划实施江淮运河百里画廊,推介寿州书画、豆腐等特色文化旅游产品,打造文化旅游强县。着力打造长三角绿色农产品基地。依托农业大县资源优势,拉升农业产业链,推动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发展壮大一批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打造板桥席草、寿州香草、皖西白鹅、黄心乌白菜等特色农业品牌。着力打造江淮联运现代综合物流中心。加快推进江淮运河入淮口综合航运枢纽建设,有序推进江淮运河重点码头建设,发挥好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综合交通优势,加快形成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网络。
胡春华告诉记者,推动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加快补齐短板。针对发展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寿县将全力补齐“四项短板”。补齐产业结构短板。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下大气力培育规上企业,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持续巩固脱贫成果,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完善以商贸、休闲为重点的服务业,发展壮大电商产业,繁荣商贸经济;补齐双基建设短板。加快建设新城、保护提升古城,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引江济淮寿县段、合肥至周口高速、淮干正峡段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深入实施农村水电路网改造升级,办好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实事,持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补齐工作作风短板。大力弘扬求真务实之风,强化干部培训,提升能力素养,狠抓工作落实;补齐营商环境短板。常态化开展“四送一服”活动,继续坚持县领导联系包保重大项目制度,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难题。深化“放管服”改革,抓好行政审批制度、商事制度改革,打造“四最”营商环境。(记者 张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