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庞士宝
二十多年如一日扎根矿山,深入钻研矿井电气维修技术,淮河能源控股集团煤业公司顾桥煤矿供电一队队长庞士宝从一名基层电工蜕变为高级技师,20多项创新成果获奖,9项成果获国家专利。他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勤劳的双手传承工匠精神,带出23个徒弟,为矿井源源不断培养年轻技术力量。4月27日,他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
逐梦,机遇总是会青睐有准备的人
庞士宝是一名“煤二代”,小时候虽然生活拮据,但矿工父亲的那份勤劳与坚韧深深感染着他。2000年技校毕业时,恰逢整个煤炭行业进入低谷期,但他怀揣着儿时的梦想,毅然踏入了煤海。
在谢桥矿机电修配中心,庞士宝开始了矿井维修电工基础知识的学习。虽然起初的工作不是在井下接线头、剥电缆,就是给采煤机电控箱磨防爆面,但他攒着一股劲想要证明自己,半年下来磨没了两块磨刀石。
“那时我跟着刘怀义、武守辉两位优秀的师傅,他们是省技能大奖、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我当时做梦都想跟师傅一样,能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技术能手。”庞士宝紧跟师傅的脚步,走上了煤矿生涯的技能升级之路。每当师傅处理完一次故障,他都悉数请教,到了晚上就把学到的知识记在本子上,电路图、开关型号、故障分析……
机会总是向有准备的人敞开大门。一次,井下综采队移动变电站出现故障,整个综采面一片漆黑,生产停了,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事故,电话打到了机电修配中心。“我脚受伤了,今天你去处理吧。不要怕,有什么情况打电话跟我讲。”师傅刘怀义通过电话向庞士宝下了“指令”。
一直默默努力,但从未独当一面,庞士宝只能硬着头皮上。虽然处置过程中因紧张而一直心跳加速,但凭借平时积累的基本功,他只用了不到10分钟就让整个综采面恢复了光明。
“后来才知道,那天出现故障后,师傅是特地给我创造自主下井服务的机会,第一次‘独当一面’的激动心情,到现在我都记得。”庞士宝说道。
筑梦,懂技术会创新干出一番事业
上班的头几年,顾桥矿购置的德国艾柯夫采煤机等先进设备一直依赖外国专家修理维护。庞士宝白天暗暗记下外国专家的演示,晚上悄悄去实验,为了弄明白满是外语的图纸,他特地购置一台笔记本学习外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懈努力,他成为这些进口设备“自主维修第一人”。
庞士宝不仅好学,而且善学,学习的视野由“岗位需要什么我就学什么”逐步发展到“矿井电气设备技术发展到什么水平我就学到什么水平”,只要有利于安全生产、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他就会创新、推广、运用。很快,他在集团公司“五小”竞赛中连续获奖,从一名普通电工一跃成为有着丰富现场实践和管理经验的高级技师、矿中层管理干部,“庞士宝”这三个字在顾桥矿成了创新的代名词。
2015年顾桥矿成立技能大师工作室,庞士宝当仁不让,成为该矿第一位市级技能大师。他带领工作室成员成立24小时应急技术服务小组,践行“服务生产一线,解决矿井实际问题”职责,共处理80余起机电故障,在解决现场疑难杂症的同时,把化解的过程及防范措施制作成PPT,作为培训教案分享。
工作室成立以来,先后取得20多项技术成果,获得9项国家专利。2016年,庞士宝被授予“煤炭行业技能大师”荣誉称号。2019年,大师工作室被评为“省技能大师工作室”“省劳模创新工作室”。
助梦,他带领矿井青年闯出一片天
为满足智慧化矿山建设需求,推进矿井机电人才快速成长,庞士宝瞄准实训为突破口,依托大师工作室创新平台,着力培养学员的理论水平和动手能力。
自2019年开始,庞士宝从采掘开修等单位遴选10名左右35周岁以下、有一定机电工作经验的职工,利用半年时间脱产培训。学员们把工作室学习氛围、学习方式方法带到区队,顾桥矿职工学技术的氛围也愈发浓厚。
作为供电专业的行家里手,庞士宝搜集了集团公司历年来几十起高低压供电事故案例的经过、原因、处理过程、防范措施等在课堂上与学员们共享,牵头汇编了顾桥矿井上下高低压供电案例总结培训教材。这些年,他一共带了23个徒弟,其中14人考取了高级工,8人考取了技师,学员陈晨在2020年省煤炭行业电工技能竞赛中夺得第一名。他受邀授课100余场,听众达1万余人次,参加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和煤炭行业职业能力水平评价30多场,考生1000余人次,在传承工匠精神,发挥名师、优秀技术工人“传、帮、带”辐射作用的同时彰显了个人价值。
目前,技能大师工作室第三期学员正在火热招募中。“时代在变,工匠精神永远不会变,现在最主要的任务是带好学员,把自己所学,也像师傅当初教自己一样传递下去。同时,我要进一步提高专业技术水平,通过和大家共同努力,培养出更多的高技能人才,为服务煤炭行业做出贡献。”庞士宝说道。(记者 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