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庆祝建党100周年 追寻先辈足迹 > 廖家湾雇农从睡梦中觉醒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廖家湾雇农从睡梦中觉醒
【字体: 】 发布时间:2021/4/30 9:51:58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淮河岸边的廖家湾,是党组织早期在淮南地区活动的重点地区之一。1928年至1933年,廖家湾党组织发动周边区域雇农举行罢工,向地主开展斗争,取得了胜利。廖家湾雇农罢工,是皖北广大贫苦农民群众准备将来用伟大暴力打碎乡村统治,夺取政权的预演。

1928年5月,廖运周、许光达等根据中共寿县县委的指示,从寿州学兵团回到廖家湾,把从学兵团回来的党员组织起来,成立中共江淮支部,任命廖运周为支部书记,许光达等为委员。支部属中共寿县县委领导,寿县县委派联络员余亚南经常前来指导工作。

“六·六”雇农罢工

当时,党提出的斗争路线是由经济斗争到政治斗争,然后武装斗争。所以,江淮支部成立后,第一件大事便是从事经济斗争。此时,正赶上农家收麦种豆的季节,支部感到雇工工作重,待遇低,累死累活还不能养家度日,是受剥削最重的阶层,应该提高他们的经济利益,便以廖家湾为中心,发动四周几十个村庄、四百名贫雇农参加以增加雇工工酬和不准解雇雇工的大罢工。

党支部边派人联系,边组织学兵团的青年,深入农村进行革命宣传,引导雇农算账对比,启发雇农的阶级觉悟。如一个雇农一年可生产15石粮食,价值为120元,而每一个雇农一年得到的工资平均只有8元左右,绝大多数被地主剥削去了,经过算账对比,激发了广大雇农的革命热情。另外,还利用暑假学生在家之机,在廖家湾小学召开了约200名青年学生参加的大会,对青年学生进行革命教育,会上成立了“青年促进会”。青年促进会组织青年学生开展革命活动,他们以到田里打蝗虫为名在广大农民中进行革命宣传,提出反剥削、反压迫的口号,要求地主给雇农增加工资,改善生活待遇,号召广大雇农团结起来,同地主开展罢工斗争。同时,党支部又在廖家湾试办了一个雇农学习班,对广大雇农进行革命教育。雇农通过学习明白了穷人为什么穷、地主为什么富的根本原因,纷纷要求向地主算账。

1928年7月22日,以廖家湾为中心,东到姚家湾、田家庵,西到蔡家岗、张楼,南到安成铺、泉山,北到高皇寺一带的四五百名雇农举行大罢工。雇农们向地主提出不准解雇雇农、增加工资的要求,并表示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罢工开始后,地主的庄稼无人收割,牲畜无人喂草,就连吃水也没有人挑。这是“黄金铺地”分秒必争的农忙季节,晚割一天或迟种一天,损失绝不止几块大洋。

地主怕得要死,恨得要命。他们以软硬兼施的手段,一面停止雇农的伙食,威胁罢工的领导和家属;一面对雇农说:我们是亲戚,是老主顾,人家增加多少工资,我们也就增加多少工资,企图阻拦罢工。党支部针对这种情况,及时采取了对策,一方面揭露地主的阴谋,鼓励雇农坚持斗争;另一方面又积极借款,以解决雇农的暂时生活困难。共产党员刘士华等人,虽然出身在地主家庭,却能积极带领雇农罢工,并向家里要钱,帮助罢工的雇农。他们的革命行动,对罢工斗争起到了积极作用。

罢工期间,为了不受干扰,便于指挥战斗,廖运周、许光达住在村北大湾瓜棚里,风餐露宿。中共寿县县委也十分关注,不时派联络员余亚南前来传达指示和了解情况。

罢工持续了将近一个星期,地主终于妥协了,他们派出代表找雇农说和,党支部也派出了廖多友作为雇农的代表参加谈判。通过谈判,地主完全接受了雇农的要求,工资增加了一倍,由原来的6元、8元、12元增加到12元、16元、24元,罢工斗争取得了胜利。

1928年7月22日,这一天为农历六月初六,故称廖家湾雇农举行罢工为“廖家湾六六雇农罢工”。

廖家湾六六雇农罢工,是淮南地区中共组织第一次领导农民向地主豪绅开展的规模较大的一次斗争。这次罢工斗争的胜利,给地主豪绅以有力地打击,大灭了地主豪绅的威风,大长了革命群众的斗志。

斗争胜利后,廖运周、许光达等人也暴露了身份。中共寿县县委指示他们撤退。廖运周到北京,在抗日名将方振武部工作,并同顺直党委接上关系,后又派到方振武部鲍刚将军处继续秘密从事兵运工作。许光达返回湖南老家。此后,中共廖家湾支部书记由廖梦麟继任。同年夏季,上级党委批准廖家湾地区正式成立农民协会,共推廖多友为农民联庄协会主席。

“一·一五”惨案

1929年夏,中共廖家湾支部发展迅速,已成立5个小组,党的力量不断壮大。6月,中共寿县县委呈请阜阳中心县委批准,成立了中共廖家湾区委。同年,中共凤台县委成立。此时,凤台党的工作脱离寿县,属阜阳中心县委指导。凤台县委党组织划分为三个区,一区在白塘庙;二区又叫廖区,辖安成、王巷、廖家湾、黑泥洼、刘庄5个支部。

当时,中共廖家湾区委办夜校,教周边农民识字,宣传革命道理。课后农友们如有什么事情也可以提出讨论。

1930年1月上旬,时值年关,在陈庄一富农家帮工的廖家湾村农协会员吴茂松年底辞工时,雇主强扣罢工时增加的4元工资,吴茂松请求农协作主。农协主席廖多友前去交涉遭到拒绝,不仅如此,雇主还带人持枪,在黑泥洼街上抓住了前来赶集的吴茂松,将其拉到污泥沟旁,毒打、迫害,遭到广大赶集群众的强烈反对。在群众的愤怒指责下,雇主才将搞得一身污泥的吴茂松放开。

此事发生后,廖家湾党组织决定以武力作最后援助。1月15日上午,党支部召集全体农协会员会议,到会的有百余人。会议决定“以武力作最后的援助”。党组织负责人廖梦麟和党员廖多俭、廖传泽将到会会员分成20个队,每队一个队长,带三支枪,会员手持锄头棍棒,由廖家湾出发,经黑泥洼、安成铺,直奔陈庄雇主家。不料肇事者早有准备,当农协队伍刚进陈庄,雇主就指使其已准备好的反动武装向农民队伍开枪射击。在斗争的生死关头,农民协会会员勇往直前,决心用锄头、棍棒和敌人决斗。但是,由于敌人居高临下地形有利,会员们没有遮挡损失很大。徐友信、廖从文当场牺牲,朱有才、廖光斗、田维修、廖文珍等九人也受了伤。为了使农协队伍免遭更大的牺牲,党组织指挥农协会员退出战斗,回到廖家湾。

一一五惨案发生后,中共阜阳中心县委书记李乐天在廖梦麟家召开会议研究对策,程东方、廖传泽、廖梦麟、王定一等人参加。在中心县委领导下,经过多次说理斗争,加上地方人士调解,肇事富农慑于农民协会的决心和强大的声援,不得不答应农民协会的条件,殡葬牺牲者,并给每个牺牲者家属20亩土地为养老抚幼费,承担养伤费用。

廖家湾一一五事件,是淮南地区党组织领导贫苦农民向地主、富农开展的第一次武力斗争。这次斗争虽然失败了,但是,它有力地推动了淮南地区革命斗争的深入发展,也给皖北其他地区的革命斗争以极大的影响。当时,中共阜阳中心县委高度评价了一一五斗争,此次斗争在本身的价值上和皖北土地革命的历史上,都具有重大意义,是“皖北自阜阳四九暴动失败以后,党领导群众的又一次重大斗争”,“是皖北广大的贫苦农民群众准备将来用伟大暴力打碎乡村统治,夺取政权的预演”。(记者 李钧 廖凌云)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