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进行时 > 立足职能办实事 忠诚担当创平安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协同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立足职能办实事 忠诚担当创平安
【字体: 】 发布时间:2021/4/27 9:33:36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市委政法委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作为一名5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仅做了一件小事,党和政府这样关心我,实在感谢!”面对市委政法委负责人的看望慰问,沈德光动情地说。

4月15日至16日,市委政法委有关负责同志率市见义勇为基金会人员,深入沈德光等5户困难人员或家属家中,为他们送去慰问礼品及慰问金,主动了解帮助解决生活困难,征求他们工作意见建议。

在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中,市委政法委注重统筹兼顾,突出工作重点,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持续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充实、更可持续。

化解矛盾纠纷顺民心

在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中,市委政法委组织机关干部学深悟透新时代“枫桥经验”时代内涵和精神实质,进一步增强了走群众路线、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思想和行动自觉。市委政法委印发《关于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县区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按照做优市级、做强县级、做实乡级、做好村级的思路,深入开展“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建设提升年”活动,推进各类调解资源力量应驻尽驻,着力打造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中心。

截至目前,全市各县区以及90个乡镇(街道)、829个村、263个社区矛调中心全部建成并挂牌运转,初步实现老百姓有了矛盾纠纷“只跑一地”。在全市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专项行动,全市三级矛调中心平台重点围绕家庭纠纷、情感纠纷、琐事口角、邻里纠纷等六类纠纷,深入开展大排查、大调处工作。截至目前,市三级矛调中心共排查矛盾纠纷1848件,化解1816件,化解率98.3%。

4月19日,市委政法委负责同志带领委机关部分同志,以“解剖麻雀”的方式,深入潘集区高皇镇胜利村矛调工作站开展调研,进村入户回访信访当事人,了解他们对矛调中心知晓率和满意度,听取和收集意见建议20余条,为加强和改进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提供了依据。

深化平安创建保民安

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以来,市委政法委组织全体机关干部集中观看影片《平安中国之守护者》、收看安徽政法英模先进事迹报告网络展播和聆听全市政法英模先进事迹报告等系列活动,全体人员接受了深刻的思想教育和精神洗礼。

工作中,市委政法委坚持平安建设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理念,在全市部署开展基层和行业创建活动,明确提出:到今年年底,全市平安乡村、平安社区创建率要达到100%,平安家庭创建率达到85%以上。为推动基层平安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市委政法委负责同志在国庆街道前锋二村小区内,实地查看了该小区与中国电信联合实施的“平安小区”视频监控雪亮工作建设情况,听取、了解了该小区平安创建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意见建议。

市委政法委通过牵头举办以反邪教宣传月为龙头的各种宣传活动,组织反邪教宣传志愿者深入集贸市场、居民小区开展机动性宣传,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开展宣传教育,加大提升群众识邪防邪能力的宣传教育。

今年3月以来,通过各类宣传活动,发放反邪教宣传资料5000余份,受众10000余人次。

关爱见义勇为人员暖人心

在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中,市委政法委一方面组织机关认真学习近年来全市见义勇为先进人物典型事迹,从身边的“凡人善举”中汲取奋进力量。一方面组织开展见义勇为人员关爱行动,广泛慰问见义勇为困难人员,凝聚平安建设正能量。

同时,市见义勇为基金会积极组织为全市16名市级以上见义勇为生活困难人员家庭申办了省见义勇为英模电信资助项目,获批后可以享受1000元的充值卡或每月99元的免费套餐资助,为部分生活困难见义勇为人员家庭提供了实实在在的资助,进一步激发了人民群众参与平安淮南建设的热情。(记者 刘银昌)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