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 > 大通“万人坑”,铭记历史传承精神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协同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大通“万人坑”,铭记历史传承精神
【字体: 】 发布时间:2021/4/27 9:22:32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在绵延的淮南舜耕山下,一片瓦房掩映于丛林之中,这里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淮南大通“万人坑”教育馆,保存着日军发动侵略战争在我国犯下滔天罪行的历史铁证。

1938年6月4日,日军侵占了淮南大通煤矿,在随后的7年间,日军在大通煤矿施行了惨无人道的法西斯统治,疯狂掠夺淮南的煤炭资源来“以战养战”。他们采取“以人换煤”的方式,迫使广大矿工在极其危险、简陋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下挖煤,矿工稍有不从,就会遭受毒打或杀害。

步入教育馆,日军侵占淮南煤矿的一幕幕仿佛就在眼前,日军入侵、矿山沦陷、以人换煤、血腥统治……100多块图版,100余件实物展品,三条累累白骨组成的“万人坑”,一个个罪证呈现在眼前,让人震颤心扉。

在日军入侵展厅的正中间,是日军侵占淮南时期大通煤矿的沙盘模型,沙盘模型中高耸的黑色铁塔就是当时大通煤矿的几座矿井。矿井一边有一处“劳务系”,是日军欺骗、压榨、残害大通矿工的指挥所,矿工们畏之如虎,称之为“老虎系”。矿井南边的“南公司”,是日军残害矿工、掠夺煤炭资源的巢穴。在沙盘的一角是日军重要机关——警备队,是专门残害矿工的场所。日军为了加强对大通煤矿的法西斯统治,在矿场四周布满了电网、碉堡、水牢。

走进血腥统治展厅,玻璃橱窗里的模拟展示,清晰地再现了“大病房”场景。1942年秋,一种传染病在矿区蔓延,日军在大通矿南设立了两处用芦苇搭成的“大病房”,周围有电网,门口设有岗哨,成千上万的患病矿工被强迫关押在这里。名为大病房,实为隔离区,日军不仅不给患病的矿工医治,反而加倍折磨,加速其死亡。患病的矿工死亡之后,日军强迫其他矿工组成拉尸队,用筐抬,用牛车拉,把尸体抛弃在南山脚下。

据史料记载,在日军侵占淮南大通煤矿的七年间,有17000多名矿工被迫害致死。仅1942年秋至1943年春,就有13000多名矿工惨死在大通煤矿,尸体被抛弃在舜耕山北麓的南山脚下,堆积如山,惨不忍睹。1943年春,日军为掩盖罪行,用刺刀、皮鞭逼迫矿工们开挖3条各长20米、宽5米、深3米的大坑,把死难矿工的尸体抛入坑中集中掩埋,形成这白骨累累的万人坑。

抗日战争时期,大通煤矿的矿工们组织起来,怠工、罢工、惩治监工把头,通过各种形式与日军和汉奸展开英勇顽强的抗争。1943年,100多名矿工突破日军的封锁,参加了新四军,为淮南抗战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1968年,党和政府为了教育后人‘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在万人坑原址建立了大通‘万人坑’教育馆。”市文化和旅游局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万人坑、秘密水牢、碉堡水牢这三处相距较近的侵华日军淮南罪证遗址进行统一规划建设,面积由原来的3万平方米,扩大到现在的约10万平方米,单日最高接待能力可达5000人次,目前已累计接待国内外参观人员1300多万人次。

“大通‘万人坑’曾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入选全国小学语文课本和初中英语课本,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有关负责人说,1995年,大通万人坑教育馆被确定为“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4年以来,又先后被公布为“首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特约记者 柏 松)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