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旗帜颂 庆祝建党100周年征文 > 方和平:令日寇闻风丧胆的游击大队长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方和平:令日寇闻风丧胆的游击大队长
【字体: 】 发布时间:2021/4/27 9:14:13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方和平,原名方运怡,1906年7月出生于寿县瓦埠镇。幼年在瓦埠小学读书,后到吴山博爱学校求学。1926年,投学于武汉军事学校习骑兵,大革命失败后回乡从事农民运动。1930年,经薛骞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县委的交通工作。1931年3月,参加并领导瓦埠暴动,暴动群众骨干编为皖北红军游击大队,方和平任大队长。瓦埠暴动失败后,方和平被中心县委派往阜阳担任中心县委的联络工作。1932年,方和平先后担任中心县委委员,中心县委巡视员、阜阳交通站站长等职。

在瓦埠街提起“牛犊子”,大家都知道就是方和平。方和平家有田产几十亩,镇上有十几间房屋,并有两条大船,生活比较富裕。方和平从小聪慧,长得人高马大,身材魁梧,力气特别大。听说他一个晚上能走到百十公里以外的六安州。为人处事,极富正义感,性格倔强,胆识过人,作战勇猛,人称“牛犊子”,意为初生牛犊不怕虎,敢做敢为。

瓦埠暴动中,他担任临时成立的“皖北红军游击大队”大队长,率领三个中队分头行动,冲在最前线。在逮捕的地主豪绅当中,有的是他的同宗同族,有的是亲朋旧友,但是,方和平立场坚定,不循私情。其中有一个被游击队逮捕的地主是方和平的伯父,想通过他通融通融,但遭到了他的拒绝。他用烟锅袋子敲着他伯父的头说:“我看你的脑袋瓜子熟了”。伯父以为他要用枪弹打头,吓得不敢吭声。周围的地主豪绅闻此,胆颤心惊,纷纷交出家里的藏枪。

瓦埠暴动失败后,1932年,方和平被皖北中心县委派往阜阳担任联络工作。在此期间,他变卖田产筹备党的活动经费,方家原有两条大船,也用作水上交通联络工作。1934年秋天后,革命转入低潮,白色恐怖严重。方和平没有悲观失望,而是到淮南田家庵开“斗行”经营粮食生意作掩护,继续从事革命活动。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方和平立即停办粮行,到淮南路东寻找党组织,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春,和仇西华、曹练白、曹轮等一起组织“醒师”话剧团,在瓦埠湖两岸等乡镇演出,演唱抗日歌曲,动员群众起来斗争,很快组织起一支抗日武装并编为安徽人民抗日自卫军第一路军。1939年秋,寿县组建了令日本鬼子闻风丧胆的“方和平游击大队”,下辖三个中队。大队长方和平,副大队长李伯祥,政治委员石裕田。一中队队长张华德,二中队队长曹云鹤,三中队队长张义三。1940年4月该队编入新四军第八军。(《中国共产党安徽省寿县组织史资料》)

1940年3月,在蒋介石的策划下,华中国民党军队开始了大规模的反共军事行动。李品仙部队向青龙厂的新四军四支队和定远新四军江北指挥部进攻,形势十分紧张。国民党寿县缉私大队也趁机出动,在瓦埠、李山庙一带拉壮丁,催捐,要税,对主张抗日人士以私通新四军罪名敲诈勒索。一次,他们准备到炎刘庙去骚扰。这时,方和平正带着游击大队在瓦埠一带活动,得到情报后,立即决定在张店打一次伏击战。

张店是一个有50多户人家的村庄,位于李山庙南四五华里处,是李山庙通向炎刘庙的必经之路。大路两边高过人头的土坯围墙,自然形成了一条宽3、4米,长约50米的巷道,人称“张巷”。这里是丘陵地带,岗洼起伏,村北头有一个干涸的大水塘,周围田埂交错,便于埋伏。拂晓前,战士们按照指定的地点悄无声息地埋伏在围墙两边,并派一部分战士埋伏在村北头的塘坎下,切断敌人的退路。

不多时,缉私大队进入伏击圈后,方和平一声枪响,高喊“打!”,顿时枪声大作。敌人突遭伏击,惊慌四散。逃命途中又被埋伏在塘坎下的游击战士截住退路,只好乖乖交械投降。这一仗顽军死伤百余人,其余全部被俘。其后,李品仙调龙炎武两个团对游击大队进行追缴,方和平、杨效椿游击大队在群众的掩护下和他们周旋了几天后撤离到淮南路东。张巷伏击战旗开得胜。教训了顽军,也牵制了李品仙进攻青龙厂新四军的兵力。

《中共寿县党史人物》中详细记录了方和平烈士牺牲的经过:1940年方和平任新四军2师6旅18团副参谋长。1941年6月,18团政治部主任杨效椿率4连同寿县县委重返淮西,开展抗日游击战。同年8月,应淮西军政委员会要求,方和平和18团团长陈庆先率1营和特务连来到淮西的打石坑子。同年9月23日,方和平又奉命率两个排在今长丰县王集乡的东王家岗,召集保甲长和地方士绅、群众会议,准备第二天成立王集乡抗日乡政府。会上,方和平对当时抗日形势作了精辟的分析,指出了日军注定要失败的趋势,揭露了蒋介石破坏抗日统一战线的罪恶。他在讲话快结束的时候,以高亢的热情号召大家:“乡亲父老,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都是中国人,都有责任保卫自己的家乡,只要我们共同对敌,就一定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台下群情激奋,掌声经久不息。会议整整开了一个下午。当晚,日军获此消息,率日伪军200余人,包围了东王家岗。战斗打响后,方和平身先士卒,指挥部队打退了迂回的包围之敌,迅速撤到村外。

正在这时,村里传来了敌人的马嘶声,方和平的战马,原是缴获日军的东洋马,这马听到同类嘶鸣,挣脱缰绳,驮着一些重要文件,向村里狂奔而去。“千万不能让战马和文件落入敌人手中”。方和平见状,只身冲入敌阵,左拼右杀,夺回了战马,翻身跃上。就在这时,“哒哒哒……”敌人一阵机枪扫射,几颗子弹穿过方和平的胸部,他从马背上跌落下来。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方和平烈士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

《安徽省革命遗址》记载:“方和平烈士陵园位于寿县瓦埠镇瓦岗村东瓦岗组西北60米处。建筑占地面积100平方米。保护范围面积500平方米。2002年修建,碑刻字迹不是较清楚。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高峰)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