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首页 > 砥砺奋进新征程 > 稳步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稳步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字体: 】 发布时间:2021/2/2 9:19:39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立春在即,记者走进位于凤台县凤凰镇的安徽润航农业科技公司,占地860亩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科技示范园内,绿意葱茏,生机勃发,中山杉、水芹、果桑以及生态养殖等多个循环种养模式,形成了凤台乡村产业发展的新业态。这个现代化农业示范园是凤台在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程中的一个生动写真。

采访中,记者在凤台县朱马店镇利民村了解到,该村2019年出列后,在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的同时,提早谋划对接乡村振兴工作,围绕基层党建、乡风文明、产业发展等方面做好脱贫攻坚的“后半篇”文章。如为激发村民自发搞好门前屋后生产生活环境,进一步提升村民生活品质,该村创新思路制定了家庭环境卫生评比奖励办法,庭院整洁、生活垃圾及时处理等八项评比标准,不同等次的奖金和奖品,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和激励了村民抛弃陋习、养成良好习惯的行为自觉,村容村貌大为改观,新时代新风尚渐趋渐浓。

凤台县充分认识到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工作第一位的任务,务必抓紧抓好。“十四五”开局后,凤台县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脱贫攻坚“回头看”,对发现的问题一体整改、一体推进、一体解决,确保问题整改清零,以问题整改促进脱贫质量提升,在牢牢巩固和扩大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统筹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稳步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使全面小康的成色更足更亮。

据了解,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凤台县坚决扛起政治责任,乘风破浪,奋楫笃行,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成就,全县38个贫困村稳定出列,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超过7万元;建档立卡贫困户6724户16976人实现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3.71%下降至0,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2014年2315元增加到2020年11335元,年均增幅64.94%。贫困地区群众出行难、用电难、上学难、看病难、通信难等问题普遍解决,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得到保障。贫困群众在“真投入”和“真帮扶”下,幸福感和获得感大幅提升。

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和新的致贫,凤台县对已出列的贫困村和退出的贫困人口,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做到脱贫不脱责任、不脱政策、不脱帮扶、不脱监管,统筹做好非贫困村和非贫困户帮扶工作,对边缘户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关注相对贫困“九类人群”的生产生活。落实综合社会保障政策,对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和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依靠产业就业帮扶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做到应保尽保,落实兜底保障政策。

产业兴则乡村兴,壮大乡村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前提。在巩固脱贫成果的同时,凤台县稳步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在强化基层党建、推进乡风文明、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的基础上,持续在做强做大扶贫产业、优质农产品上下足功夫,抓好产业项目谋划,加大产业项目资金投入,加强产业、就业、金融的深度融合,围绕38个脱贫村中建成的40个扶贫园区,继续加大对养殖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发展壮大中山杉育苗优势项目、徐桥牌糯米生产区域减贫、润航循环农业产业扶贫等自主产业模式和品牌,充分发挥产业兴旺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作用,着力打造“稳粮食、扩蔬菜、强畜牧、兴水产、重加工”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进一步调整农业结构、壮大生产规模、延长产业链条、激活内生活力,增强脱贫村和脱贫户发展后劲,辐射带动脱贫户早日致富奔上小康路,切实将乡村振兴落到根上落到实处,推动“三农”发展进入提速增质的快车道。(通讯员 徐艳友 记者 刘银昌)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