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台县委组织部为扫黑除恶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一定要健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实效,切实巩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地位,坚决铲除村霸和宗族恶势力滋生的气候和土壤。”凤台县委组织部门负责同志告诉记者。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凤台县委组织部紧扣组织部门工作职责,把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作为扫黑除恶的治本之策、关键之举,进一步建强基层战斗堡垒,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提高站位,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制定下发《全县组织系统2020年度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要点》,进一步深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持续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以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防范黑恶势力侵蚀基层组织和基层政权、健全乡村治理体系为重点,统筹推进基层组织建设领域扫黑除恶工作。
突出重点,持续巩固整顿成果
钱庙乡钱庙村原村书记刘利,因涉嫌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寻衅滋事、强迫交易等违法行为,触犯了《刑法》规定,被依法逮捕。部分村干部也因涉及案件被免职处理,依法逮捕。当时钱庙村班子软弱涣散,毫无战斗力,不能正常开展工作。
县委组织部派驻工作组,物色有能力的人员进入“两委”班子,及时配强村“两委”班子,严格按照“四个一”整顿要求,做好软弱涣散党组织的整顿工作,目前钱庙村“两委”班子总体运行较好。当地群众对刘利等一批涉案人员被依法打击拍手称快。”今年以来,县委组织部持续巩固2019年主题教育期间完成的4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成果,力促整改措施长效化、规范化。深入推进2020年软弱涣散村整顿工作,聚焦6类突出问题,结合县领导包乡走村入户制度,调研摸底,逐村分析研判,倒排软弱涣散村党组织6个,每村选派一名第一书记驻村整顿,指导乡镇因村制宜制定整改方案,并报县相关部门联合会审。
严格把关,强化干部规范管理
“坚决把受过刑事处罚、存在涉黑涉恶等问题的人员清理出村干部队伍,2019年换届‘回头看’清理村干部14人。”凤台县委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介绍。全面落实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党委备案管理和村干部县级联审制度,持续开展换届“回头看”工作,坚决防止不符合条件的人进入村“两委”班子;严把资格审查关。2020年以来共审查13批32人,未发现有刑事处罚记录等影响任职的行为,目前已充实到村干部队伍;严把正职备案管理关。对资格审查通过的9名村党组织书记实行县级备案管理制度,规范化管理。
夯牢基础,推进基层组织建设
加强村级干部队伍管理。全面实行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备案管理、村居干部调整资格联审和辞职承诺等制度;严格日常考勤规范村居干部管理。加大网上阳光村居务平台监督管理,定期抽查更新情况;着力提升村干部能力。举办全县村书记网络教育培训班、2020年选派帮扶干部培训班、全县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切实提高村党组织干部队伍的思想认识和理论知识功底;强化村级思想阵地建设。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功能加强农村思想阵地建设工作方案》,切实管好用好党员活动室等阵地,坚持和完善“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规范发展党员工作。严格按照《凤台县发展党员全程纪实办法(试行)》落实党员发展工作,一人一档建立党员档案。严把入口关,全面排查解决发展党员违规违纪问题,对发现问题严格处理,规范指导乡镇党员发展目标。
凤台县委组织部负责同志表示,下一步将坚持深挖彻查,对存在村干部涉黑涉恶问题的村,找准症结、查明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列出整改清单,限期完成整改,防止黑恶势力侵蚀基层政权的现象发生。深化村干部管理、党员发展等基础性工作,严关口、优结构,切实优化村干部队伍,提高党员发展质量,建立健全制度,形成专项斗争长效机制,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记者 刘银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