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首页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美丽乡村灵秀地 水润村居惠民生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美丽乡村灵秀地 水润村居惠民生
【字体: 】 发布时间:2020/12/8 10:22:41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早在四五十年代,刘圩是一个不到20户人家的刘小庄,四周被西淝河及支流所包围,这里十年九淹,村民日子过得很艰难。村里人为养家糊口,靠下水捕鱼谋生,个个都是捕鱼高手,形成了造船、织网的手工产业。随着捕鱼者的相继离世,当年的渔家村已不复存在,却给人留下渐渐久远的乡愁。

2019年刘圩中心村被列为省级中心村建设项目,遵照村民意愿,在建设规划上,突出水的灵气和书香门第主要元素。当年底开始动工兴建,今年11月份全面竣工,刘圩中心村在“水”的框架下,用绿化、净化、美化、传统文化和产业化“五化”上大做文章。结合水环境治理、改水改厕、农村环境整治,乡村战略工作提升工作的开展,建成后的中心村村容村貌、村民精神面貌、经济建设与以往相比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心村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围绕水文化,持续开展绿化家园活动,在保持生态自然的基础上,增绿、提绿,先后投入资金对庄内6条沟塘进行疏浚清淤、生态护坡植绿,并对村庄内空地、主次干道房前屋后进行绿化提升,先后建成面积1亩以上的绿化游园3块,100平方米以上的角园绿地5块,“五小园”65块,累计种植乔木、灌木、乡土树木等10000余株,中心村绿化覆盖率达到50%,河沟渠塘绿化率达95%以上,从而升华了“水”气,彰显了“绿”的色彩,体现出“人在绿中走,鱼在水中游”的意境。

同时,兴建了总面积1800平方米村民集中娱乐健身的文化广场,四周文化墙冠以“仁、义、礼、智、信”的五常之道和“温良恭俭让”的理性感知,提醒村民之间和睦相处,和谐共济。景观塘原来是口废弃塘,经过清淤开挖,形成现在的200米长,20多米宽的游园,两岸铺设步道,U型护坡,岸边栽植以银杏树为主的名贵树木,塘内养鱼、看莲,两边农房绘制农耕文化为主的文化墙。而景观桥原是3米左右的涵管便桥,只能走人,不能过车。经过打造,形成现在长18米,宽8米的仿古式建筑桥,桥面进行柏油路面处理,桥面贯通两岸住户,对桥的周围进行绿化和亮化,修建了大三格式污水处理设施4处,用小矮墙进行加固防护,日处理污水60多立方。

打造微型人工湿地。之前的一口臭水塘,面积200平方米左右,经过打造,周围进行绿化和花草点缀,形成现在的塘内有葫芦岛,岛上有鸳鸯戏水、亲子鸭鹅、仙鹤、天鹅等造型,种植了睡莲、茭白等水生植物,放养了观赏鱼,对湿地东北角的百年桑树加以保护,寓意刘圩村经历百年沧桑,获得现在的幸福美满生活。

水润村居灵秀地,人才辈出刘圩庄。中心村村民自古以来就有着良好的民风、家风和学风,“富不忘养猪,穷不忘读书”,即便家庭住房再紧张,村民总要把最敞亮的地方腾给孩子读书用,“一桌一凳圆儿求学梦”,良好学风让孩子们安心学习、专注学业,成为当地最朴素的民风。如今,这里经过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的战略提升,沟塘碧波荡漾,草木葱郁,景色怡人,飘满浓郁的书香,使好文风代代传承。

整治水、依靠水、利用水,打造水环境,刘圩中心村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中,通过做足水文章,使整个村庄更加整洁优美、产业发展特色鲜明、群众文化有声有色,村民有信心、有能力巩固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将中心村打造得更加秀美靓丽。(记者 刘银昌 通讯员 刘长明 岳荣)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