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一秋耕作成谷,一颗一粒积聚成仓”。金秋九月,空气中飘荡着丰收的味道,粮食是民生之本,颗粒归仓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因此,手中有粮,心里不慌;爱粮节粮,需从源头抓起。
爱粮节粮需要在收获环节降低粮食损失。眼下正是收割的季节,要根据实际情况淘汰老旧收获机械,加快升级换代,鼓励使用高效低损收获机械;要加大农机手培训力度,做到细心、细致收割,降低机械收获损失,减少田间收获环节浪费;要加大厉行节约的宣传力度,广泛动员种粮群众,及时捡拾散落田间的稻穗,确保粮食都能颗粒归仓,都能物尽其用。
爱粮节粮需要在仓储环节降低粮食的损失。收获后储藏不当,会直接导致一些粮食在未进入市场之前就不能食用。目前大多数家庭都采用传统的储藏方式,无论储藏技术还是标准都不高,容易受天气变化和环境影响,导致稻谷发芽、霉变等。因此,要积极动员农民朋友抢抓晴好天气收割成熟的粮食,及时烘晒入仓;要加大农民群众仓储技术指导,科学选择仓储地址;要强化技术攻关,建立高标准储藏中心,及时收购群众收获的粮食,防止群众因储藏不当导致粮食浪费。
袁隆平在接受采访时曾说过,我们辛辛苦苦钻研提高水稻产量,每亩提高5斤或者10斤都很难,提高之后,又浪费了,浪费不但可耻更是犯罪。确实,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经历新冠肺炎疫情和严重洪涝灾害后,到手的丰收来之不易,沉浸在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喜悦之中的我们必须谨记,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越要确保粮食安全,时刻做到爱粮节粮。
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不断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这是保持经济社会稳定的信心和底气所在。是时候掀起一场厉行节约、反对粮食浪费的热潮了,爱粮节粮当从源头抓起!(郑昌海 张昌涛)